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刊大家比较熟悉常用医学词汇将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即文题除外,在文章中英文缩写词汇第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和(或)英文全称,具体词汇如下: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酶复合物法(ABC法)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三磷酸腺苷(ATP)牛血清白蛋白(BSA)心脏监护病房(CCU)细胞角蛋白(CK)二甲基亚砜(DMSO)

  • 标签: 医学词汇 缩写词 心脏监护病房 抗生物素蛋白 具体词汇 血清白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冠心病患者与正常群体血液检验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正常群体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检测并分析其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结果细化对比情况下,心绞痛患者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心绞痛患者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指标上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血液检测指标上与正常群体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关注。

  • 标签: 冠心病 正常群体 血小板相关参数 心肌标志物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成熟及免疫影响来探讨AS形成可能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20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10ng/ml)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五天后收集imDC,用1、8、16umol/LADMA干预未成熟DC24h。用流式细胞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吞噬能力及DC凋亡,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成熟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用ELISA检测DC细胞因子分泌。结果:生理浓度ADMA并不刺激DC成熟及分化;但病理浓度ADMA抑制DC成熟;抑制DC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DC凋亡:抑制DC分泌IL-12细胞因子、TNF-α及IL-10细胞因子。结论:生理浓度ADMA并不刺激DC成熟及分化;但病理浓度AD-MA抑制DC成熟和免疫。

  • 标签: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 树突状细胞(DCs) 动脉粥样硬化 体外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血液中CRP水平与其相关疾病关系,探讨CRP在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某院2003-2008年间血液相关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RP含量,并分析CRP水平与各相关疾病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CRP值为8.24±1.85,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CRP值为40.15±8.77,恶性血液病伴有发热患者CRP值为11.68±3.04,代谢综合征(MS)患者CRP值为2.88±1.06,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者CRP值为12.88±7.46,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CRP值为轻度中毒3.87±0.34,中度中毒0.92±2.01,重度中毒27.45±10.48。结论各类型血液相关疾病患者CRP值均较相对应对照组CRP值有所升高。该值可作为早期判断上述各类疾病发生指标,为预防上述类疾病提供合理科学依据。

  • 标签: 血液 生化指标 CRP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影响及其在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作用。方法取16只SD大鼠骨髓,体外培养BMSC,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细胞,并进行鉴定。按不同浓度给予G-CSF,分为四组(G0-3组),G0组不含G-CSF,设为阴性对照;G1~3组分别含G-CSF5、10、20ng/ml,按1×10^5/ml密度接种于平底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μl)。MTT法测定各组加入G-CSF第1、3、5、7天吸光度(A值)变化,观察G-CSFBMSC增殖影响。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24h后,按神经胶质细胞衍化营养因子(GDNF)和不同浓度G-CSF组合分组(B1-5)进步诱导,B1不含GDNF、G-CSF,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神经细胞标记物GFR-α1表达。结果①在给予G-CSF第1、3、5、7天,G0组A值呈下降趋势(F=23.5083,P〈0.05),G1~3组内A值呈上升趋势(F1=202.5940,F2=1301.8815,F3=1222.0091,均P〈0.05);同时间点组间A值比较,G2、G3组较G1组增高(P〈0.05),G2与G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2~5组细胞逐渐变成圆形、多角形,伸出树突,并且均表达GFR-α1,而B1组无类似改变,也不表达GFR-α1。比较各诱导组在同时间点(诱导第1、3、7天)组间灰度比值,B2-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能促进大鼠BMSC增殖,其适宜浓度为10ng/ml。联用GDNF和适宜浓度G-CSF,比单用GDNF能更有效地诱导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 标签: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分化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最近服用达比加群(泰毕全)患者有个令人振奋消息,种更新型血液稀释剂在手术过程或意外情况下甚少出现无法控制出血副作用。在2015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这种称为idarucizumab(Praxbind)逆转剂,这可能会消减达比加群稀释血液作用。

  • 标签: 血液稀释剂 副作用 逆转剂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手术过程 稀释血液
  • 作者: 刘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8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 简介:对于进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非常有效肾脏代替治疗方法。血液透析将人体血液引入到由多个空心纤维构成透析器中,在空心纤维内外让血液与具有相同含机体浓液电解质溶液以“弥散”或“对流”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此去除人体内代谢废物,让电解质和酸碱维持均衡,并且还能去除多余水分,将经过净化血液输回到人体中。

  • 标签: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凋亡方法.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置于95%N2,5%CO2孵箱中一时间,细胞模型形成缺氧损伤,分别用HE染色,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凋亡发生情况.结果:在缺氧培养定时间后,用上述方法均观察到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结论:缺氧时间可以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凋亡;检测凋亡需结合形态学及定量测定作全面分析.

  • 标签: 检测方法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缺氧培养
  • 简介:<正>我今年58岁,患有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直以来都是非常注意饮食。平日我都是按医生意见计算热量来进食,并严格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最近听说吃素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老年人健康,请问,这样说法有科学根据吗?江苏读者黄昭你合理饮食控制和限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量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有益,至于说到吃素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老

  • 标签: 血液黏稠度 黄昭 脂血症 有形成分 胞液 汗多
  • 简介: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波动规律及透析前高血压、透析中高血压、透-斤中低血压发病情况。方法共纳入规律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72例,其中男性39例(54.17%),女性13例,年龄29-82(64.38+13.28)岁,透析龄0.5~20.0(4.12+4.28)年,均应用贝朗Dialog+透析机、LOPS18聚砜莫透析器、碳酸盐透析液治疗。4周内共计942例次透析治疗。录入患者般情况、每次超滤总量及透析前、垂析中第1、2、3小时及透析后血压。结果MHD患者超滤量为0.5-5.2(3.00±0.85)L,有615例次透析前收高压(SBP)≥140mmHg,约占总计942例次65.29%。波动规律为:透析前SBP较高为(150.35+23.73)mmHg,垂析中血压降低,透析后血压再次升高为(146.15±26.62)mmHg,但低于透析前(P〈0.01)。透析中高血压患旨发病规律为:透析前SBP低于非透析高血压患者(P〈0.01),透析第1小时血压下降,自第2小时起血压逐昕升高(P〈0.01),回血下机后血压显著升高(P〈0.01)。透析中低血压发作53例次,约占总例次5.63%。吉论MHD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控制率低。随着超滤量增加,SBP逐渐下降,回血下机后,血压再次上.十,但仍低于透析前血压。超滤抵抗透析中高血压显著特点。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压 高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 透析中低血压 波动规律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中毒患者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急性中毒患者中随机选择78例,在洗胃、灌肠、吸氧、补液、利尿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后观察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率。结果经积极治疗73例患者抢救成功,5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2%;抢救成功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较血液灌注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重度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抢救,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换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急性中毒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177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3分)组109例,预后不良(mRSI〉3分)组68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资料等,根据入院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出NLR值,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因素进步行急性脑出血患者90d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NLR以中位数为截点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带入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预后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截断值。结果(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较高[11(8,16)分比3(2,5)分],GCS评分较低[13(6,15)分比15(15,1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手术治疗比例较高,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7%(27/68)比14.7%(16/109),P〈0.01];余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NLR值[8.92(4.83,16.07)比3.45(2.22,5.81)]及人院时血糖水平[7.36(6.19,9.25)mmol/L比6.33(5.27,8.18)mmol/L]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肿体积较大[38.64(16.89,77.14)ml比9.69(2.64,19.12)rnl],破入脑室比例较多[60.3%(41/68)比22.0%(24/109)],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脑出血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 标签: 脑出血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作者: 王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6期
  • 机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重庆409699
  • 简介:发生肾脏疾病后,患者肾功能显著减退或是基本消失,导致自身体内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无法排出体内,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为延续患者生命,满足机体正常需求,临床多为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达到排除人体中多余废物、缓解疾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目的。但是,想要保证血液透析效果,就要明确血液透析前注意事项,做好相应准备。

  • 标签: 血液透析;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证实来源于胎儿肝脏间充质干细胞(FMSCs)具有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潜能.方法取6~9代细胞,用不同浓度诱导剂组合诱导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包括不同温度、不同氧浓度及不同培养液.结果在使用心肌分化培养液及常规培养条件下(37℃、20%O2),5-氮胞苷(50/μmol/L)、维甲酸(10-3μmol/L)、二甲基亚砜(0.8%)联合应用,诱导了FMSCs发生向心肌方向分化.分化细胞呈小圆形细胞,具有相互聚集并形成球样细胞团结构趋势,同时表达结蛋白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结论FMSCs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潜能,FMSCs发生向心肌方向分化所需条件与来源于其他动物种属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条件不同.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阿扎胞苷 细胞分化 肌钙蛋白Ⅰ
  • 简介:近年来大量研究都揭示了炎症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种新型炎症标志物,其检测价格低廉且易获得。NLR不仅与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良预后相关,也与急性心力衰竭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NLR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作综述。

  • 标签: 炎症 淋巴细胞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微血管肉皮细胞(BMEC)损伤后NF-κB及其下游调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影响。方法通过培养大鼠BMEC,用1mmol/L浓度Hcy及CuSO4μmol/L共同干预培养BMEC,分别作用0、6、12和18h,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NF-κBp65及ICAM-1表达。结栗与0h比较,用Hcy干预6h后,细胞开始出现ICAM-1蛋白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12hI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18h升高更明显(P〈0.01);与0h比较,Hcy干预6h后,细胞NF-xBp65表达明显增加(P〈0.05),至12hNF-κBp65核转位更明显(P〈0.01);而18hNF-κB核转位现象开始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可以促进NF-κB核转位,诱导ICAM-1表达。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高半胱氨酸 内皮 血管 NF-κB 细胞黏附分子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肺功能及炎症反应影响.方法二尖瓣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病人5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动脉旁路上安装PallLG-6动脉白细胞过滤器;对照组仅用体外循环常规动脉过滤器.术后观察心律、血流动力学参数、机械辅助通气、动脉血气分析、循环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使用抗生素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较对照组高;②白细胞过滤可显著降低平均术后呼吸指数(respirationindex)和提高机械通气时氧合指数(oxygenationindex);③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术后所有观察时点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④两组病人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情况无差异.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改善病人术后心肺功能,术后炎症反应并无减轻作用.

  • 标签: 白细胞过滤 心肺保护 炎症反应 体外循环 瓣膜置换术
  • 简介: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AMI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结果①与冠心病组相比,AMI组患者中性粒细胞(Neu)水平(t=-10.501,P<0.01)及NLR水平(t=-10.695,P<0.01)明显升高,淋巴细胞(Lvm)水平(t=2.603,P=0.01)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NLR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危险因素(OR=2.116,95%CI1.313~3.411,P=0.002).③NLR取3.528作为预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临界值时,曲线下面积0.869(95%CI0.824~0.915),灵敏度为0.831,特异度为0.771,P<0.01.结论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影响,并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PD-98059组(PD组)。厄贝沙坦灌胃1周后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D-98059于缺血前15min尾静脉注射。实验结束后用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磷酸化ERK活性;TUNEL检测凋亡细胞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P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明显降低,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表达明显增加(P〈O.01);与厄贝沙坦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PD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明显增加,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够激活ERK通路,进步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 标签: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抗高血压药 细胞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