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共82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膀胱灌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灌注治疗依从性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遵医、不完全遵医及完全不遵医行为的比例分别为80.5%、19.5%。0.0%,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41.5%、43.9%14.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依从性,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依从性 护理干预
  • 简介:如果你正在遭受这种很容易治愈的疾病,可按照下面的方法做可能会治愈。即使是你的膀胱并不充盈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也被称为尿失禁)也会让你产生突然的尿急。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情况只是一种不适。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这种冲动无法控制,不仅会导致大小便失禁,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治疗 大小便失禁 生活质量 尿失禁 治愈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腺性膀胱炎行电切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通过羟基喜树碱对患者进行定期灌注治疗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4例腺性膀胱炎行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11.65%。再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对照组术后2年复发患者为20例19.41%,再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为80%。两组患者的2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电切手术患者需要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病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 标签: 腺性膀胱炎行电切术后 针对性护理 传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行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结果正常9例,异常21例,共观察颈动脉60支,椎动脉60支,其中正常血管71支,狭窄血管41支,变异血管8支。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变异、狭窄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16排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安全,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对临床怀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颈部血管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方法,提高了癌症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放疗期间减轻或避免了放疗反应和并发症。提示实施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头颈部癌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头颈部血管瘤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胎儿头颈部血管瘤者1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特征。结果10例患者中,除了1例诊断为淋巴管囊肿外,其余9例均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瘤。超声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为6例、实性回声肿块3例。彩超诊断特征为肿块实性部分探及条状彩色血流信号。9例胎儿家属均选择继续妊娠,在胎儿出生后未出现死亡或心力衰竭等情况,预后良好。结论胎儿头颈部血管瘤产前超声主要特征为囊实性混合回声型或实性回声型,该病通常可自行消退,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但对于诊断过程中发现血管瘤较大者,应每间隔2周对胎儿进行一次心功能检查,预防引发心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 标签: 胎儿 头颈部血管瘤 超声表现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膀胱镜、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膀胱癌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12例膀胱癌中,超声诊断膀胱癌符合率95.45%(21/22),漏诊率4.5%(1/22),超声能显示肿瘤的数目、大小、位置及分期,结合彩色多普勒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膀胱癌 超声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患者随机分为5组,1组在激痛点注射生理盐水,2组在人体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3组在中上斜方肌(E点)注射生理盐水,4组在E点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5组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F点),对比五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主、客观疼痛程度。结果五组患者治疗前的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5组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客观疼痛程度均较其他四组患者轻,其次为4组患者、2组患者,1组、3组患者的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多点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疗效确切。

  • 标签: 肌筋膜激痛点 慢性颈部疼痛 利多卡因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以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导尿管留置以及间歇性导尿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训练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干预,研究组尿路感染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常规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以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对其膀胱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泌尿系统感染,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障碍 综合训练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