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间腹腔胆囊切术治疗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5例病人中,顺利完成手术237例,5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转开腹,2例发生胆囊动脉和肝右动脉出血,术中处理成功未中转开腹,1例因炎症较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至胆总管横断伤,术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在直视下行胆总管修补术,胆总管内置“T”管,术后支撑6个月拔管,手术时间前期约90~120分钟左右,近两年逐步缩短至50分钟左右,住院时间平均约3~5天。213例术后随诊均无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严谨的学术态度,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和处理LC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腹壁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180例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性护理,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180例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性护理,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间在我院施行腹腔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00名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而观察组5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两组均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100名患者都顺利完成腹腔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平均时间为62min,术中止血平均为58ml,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住院时间平均为6天。经过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有效4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显著有效34例,有效9例,无效7例。结论对腹腔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的风险,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卵巢囊肿剥除术 术后护理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护理对腹腔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分别是(95.59±0.99)分、(22.77±7.13)小时、(5.26±2.15)天,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腹腔镜 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治疗,每组28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随访2年、4年患者生存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清扫数目、肿瘤大小等肿瘤根治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麻痹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快,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其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对照组手术效果基本相似,腹腔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以作为临床的标准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抗反流术治疗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1组、2组、3组,1组患者接受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2组患者接受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3组患者接受Rossetti胃底折叠术治疗。结果1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2组、3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2组、3组患者(P<0.05);2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1组、3组患者的22.5%、20.0%(P<0.05);术后随访三组患者3个月,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1组、3组。结论三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Nissen胃底折叠术创伤性最小,Toupet胃底折叠术围术期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腹腔镜 抗反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施行腹腔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72例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腹腔组为(55±21)min,开腹手术组为(115±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11)ml和(159±35)ml,止痛剂平均用量分别为(21±15)ml和(61±17)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d和(9.7±2)d。腹腔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开腹组发生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肠梗阻 对比研究 腹腔镜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院内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需要进行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50例,进行腹腔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手术时间上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和术后排气时间短,止痛药使用率低,术后下床时间较短,住院周期短,所有指标都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使用的腹腔手术在卵巢囊肿的治疗方面,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明显治疗效果好,创作面小,疼痛较轻,术后恢复快,而且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是治疗卵巢囊肿的最理想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卵巢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腔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订提高腹腔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的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措施使腹腔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地度过了术后不适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腹腔镜 直肠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的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胆囊造瘘术,研究组患者首先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择期再行胆囊切除术。结果经过治疗,结果证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腹痛缓解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上效果皆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能够快速有效缓解症状,有效控制感染,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比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前景,特别适用于胆囊切除术风险较大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开腹术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研究
  • 简介:美国学者Guay等2012年5月对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中心注册对照试验数据库、循证医学综述数据库及Qvid信息检索数据库进行了一次信息检索,检索的内容是关于局部麻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把各种脑监测技术与临床神经功能监测手段进行对比、样本量≥20例的前瞻性研究试验汇总。研究质量采用循证医学协作工具进行评估。有两名调查员单独对数据进行提取。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神经功能监测 局部麻醉 META分析 脑缺血 检索数据库
  • 简介:目的探究肠套叠行肠切除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8例患儿,皆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待,这些患儿经肠套叠手术治疗无效后行肠切除,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方法可行性与效果。结果18例患儿中6例结肠切除结肠端端吻合、8例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4例回盲部与部分结肠切除回结端端吻合:18例患儿术后恢复比较良好,伤口愈合良好17例,并无肠狭窄、肠瘘等发生,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其中5例较术前出现明显稀便、1例刀口感染(经换药与再次缝合痊愈)、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再次手术松解粘连带并痊愈)。结论肠套叠患儿若行手术治疗无效可采取肠切除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在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上都比较良好,并且皆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肠套叠 肠切除 患儿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与完全胸腔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分为15例开胸组行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15例胸腔组行完全胸腔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记录临床疗效相关数据。结果胸腔组的手术时间、SICU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开胸组(均P〈0.05),且术后4周恢复工作者的比例与开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残余分流等异常情况。结论完全胸腔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损伤较小,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完全胸腔镜手术 正中胸骨开胸术
  • 简介: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全肺切除术由于创伤大、肺功能丧失多、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术后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而容易产生纵隔移位等原因,较肺叶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更为常见,严重者可致死亡。过去认为,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心肺代偿功能欠佳,不适宜行全肺切除术,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监护和治疗手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单纯年龄不属于手术禁忌证,而且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许多高龄肺癌患者愿意选择外科治疗。我们回顾了近7年来因肺癌行全肺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9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9例,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3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连续CT、MRI,脑室分流管造影3种检查方法来判断脑室分流管的分流情况,对16例脑外伤造成蛛网膜腔出血、脑室出血、脑疝、外伤性静脉窦回流受阻等原因导致脑积水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2个月至2年对分流管检测.结果9例被判断分流管堵塞的患者,再次手术中与术前检查结果一致.再通术后,5例患者康复水平较前明显提高.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即可判断分流管是否通畅,连续CT、MRI检查可进一步帮助判断分流管的分流状况,脑室分流管造影可最后确定堵塞部位,因而能早期诊断和手术.

  • 标签: 早期诊断 分流管堵塞 多普勒超声 CT检查 MRI检查 重度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