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患病率逐年呈增长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人群接近4000万,患病率上升至3.5%,较20年前增加5倍。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糖尿患者国家。糖尿前期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糖耐量异常,每年有7.0%~11.0%的糖尿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其糖尿年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群的6倍。

  • 标签: 糖尿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在糖尿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研究组将752型糖尿患者依据尿白蛋白含量分为正常尿白蛋白尿组(NA组,25)、微量白蛋白尿组(MI组,25)及大量尿白蛋白尿组(MA组,25)。另外选取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C组)。测定研究组和对照组尿VDBP和临床指标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A组、MI组及MA组尿VDBP含量均显著高于NC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DBP与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肌酐(Cr)、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UACR)、尿素氮(BUN)呈正相关;而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SBP、FBG、UACR和BUN其为DN患者尿VDBP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VDBP/Cr检测阈值为476.9ng/mg时,VDBP/Cr曲线下面积为0.967,DN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0%和82.0%。结论尿VDBP随尿蛋白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可作为DN早期诊断和病情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VDBP 早期诊断
  • 简介:糖尿和你的牙齿可能看似没有联系,但是它们是有联系的。糖尿未能控制好的话,就容易增加患口腔疾病的风险,比如牙龈疾病。但如果你有牙龈疾病,它可能会增加糖尿控制的难度。所以糖尿和口腔健康的联系是双向的。关心口腔健康

  • 标签: 糖尿病控制 口腔健康 眼疾病 牙齿 口腔疾病 口腔手术
  • 简介:糖尿为世界性的常见与多发病。由于糖尿患者有发生冠心病的广泛基础,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显然高于非糖尿者,而糖尿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及无痛者占多数。因此及时的发现与防治心肌梗死,对糖尿的生存至关重要。1资料与方法按WHO标准确诊的Ⅱ型糖尿患者23,其中男11,女11,年龄47~78岁,病程1~22年,均合并心肌梗死。所有病例均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IC)、血脂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Doppler等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梗塞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微血管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Ⅱ型糖尿患者头颅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Ⅱ型糖尿合并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等微血管病变患者经MRI检查均发现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存在。结论糖尿微血管病变是腔隙产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脑梗塞 微血管病变
  • 简介:冠心病是糖尿(DM)最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DM患者死亡的主原因。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者,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明显不同于非DM者,本文就DM并发AMI的病例与非DM引起的AMI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在糖尿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以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118T2DM患者分为三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RBP4水平,并以40健康人作对照。结果T2DM非DN组、早期DN组及临床DN组的血清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Scr,UAER和TG呈显著正相关(r=0.35、0.69、0.28,均P<0.05),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cr是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B=2.41,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检测对于判断DN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白萝卜牛肚汤【材料】白萝卜320克、牛肚120克、陈皮、生姜、胡椒各适量。【做法】1.白萝卜洗净,去皮切块;胡椒用纱布包扎好;牛肚洗净,切块。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 学生 白萝卜 牛肚 胡椒
  • 简介:1糖尿的流行学及危险因素1.1糖尿的流行学2型糖尿是最多见的糖尿,占糖尿的80%~90%.2型糖尿的发病率为3%~5%.流行学资料表明,亚太地区的人民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西方化以及缺少运动导致肥胖,可诱发糖尿.

  • 标签: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对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水平高的老年2型糖尿病人30,用文迪雅片4mgq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BG、PBG、GHbAlC、TG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显著降低FINS、PINS水平(P<0.001),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治疗后IAI增加,IR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副作用主要为双下肢浮肿和低血糖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结论文迪雅降糖效果确切,能降低2型糖尿病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副反应轻微,未见肝肾损害,在老年糖尿病人中使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文迪雅 治疗 老年人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方法60糖尿肾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3个月。基线和治疗3个月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留24h尿测尿微量白蛋白(UAE)。结果所有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FBG、PBG、HbA1c、Hcy、UAE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肾病患者随着血糖控制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血浆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DN) 同型半胱氨酸(Hcy)
  • 简介: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糖尿肾病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方法:56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被随机分3组,分别用替米沙坦(80mg/d)、依那普利(10mg/d)、氨氯地平(5mg/d)治疗,共16周.观察血压、尿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6周后,3组均能有效降压,有效率分别为66.7%、70%、71.4%、组间无显著差异.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可降低尿蛋白含量(P<0.05).结论: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糖尿肾病并高血压疗效均佳,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还能降低尿蛋白含量.

  • 标签: 替米沙坦 依那普利 氨氯地平 药物治疗 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 简介:如果你不能做有氧运动,举重可以帮助你预防糖尿的发生。你可能听说过运动有助于降低患2型糖尿的风险。但是你也可以想象得到这意味着你需要进行有氧运动,以促进体重下降,而这样做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现在,哈佛大学和南丹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做重量训练的男性反而可以降低其患糖尿的风险。

  • 标签: 防糖尿病 举重 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 体重下降 丹麦大学
  • 简介:一种用于治疗1型糖尿的新药即将推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在线预发版报道了一种新的治疗1型糖尿的药物。这种药物叫做GAD—alum。在一个小型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70名患1型糖尿的青少年(1型糖尿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和30岁以前的成人),发现GAD—alum(谷胺酸脱羧酶白蛋白)可保护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

  • 标签: 1型糖尿病 治疗 新药 分泌胰岛素 胰岛细胞 GAD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GDM)是妊娠妇女常见围生期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危害较大,属高危妊娠。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有关。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因高血糖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并防止代谢并发症及产科并发症,胰岛素是GDM药物治疗的首选,研究表明,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对GDM同样安全、有效。口服降糖药(OHA)在GDM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新研究热点。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胰岛素抗药性 运动疗法
  • 简介:背景:糖尿肾病可导致终末期肾病,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以减慢Ⅰ型糖尿肾病患者病情的恶化,但尚未在Ⅱ型糖尿病人中得到同样的结果。本文作者评价AngⅡ受体拮抗剂对Ⅱ型糖尿肾病的作用,还将评价氯沙坦对心血管疾病、尿蛋白和肾病恶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一项多国、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评价AngⅡ受体拮抗氯沙坦对Ⅱ型糖尿肾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在28个国家250个研究中心,共有1513Ⅱ型糖尿肾病患者参与此项研究。在为期6周的筛选期间,病人仍接受常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并根据尿蛋白水平、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2000或≥2000)对病人进行分层。随机给予氯沙坦(50mg)或安慰剂,同时辅以常规抗高血压药物。4周后,若患者坐位时最低血压在目标血压之上(即收缩压小于140mg,舒张压小于90mg),则氯沙坦或安慰剂剂量增加至100mg,每天1次。8周后,增加上述常规抗高血压药物(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ngⅡ拮抗剂)或加大其剂量以达到目标血压。氯沙坦组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中枢降压药)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100mg每天1次,平均治疗3.4年。血清肌酐值的升高、终末期肾病或死亡作为一级终点;心血管疾病、蛋白尿治疗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和肾病恶化率为二级终点。结果:一级终点时,与安慰剂组(n=359)相比,氯沙坦组(n=327)危险度下降16%(P=0.002),调整血压后,危险度仍未改变(15%,P=0.03)。进一步根据整个试验分析,病人中继续接受他们设计的研究,在初级混合终点时,氯沙坦组的危险度下降22%(P=0.008)。氯沙坦组减慢血肌酐浓度的升高(危险度下降25%,P=0.02);终末期肾病(危险度下降28%,P=

  • 标签: 氯沙坦 Ⅱ型糖尿病肾病 肾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的比较,对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做出评价。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分为糖尿肾病组(a1)、糖尿组(a2)、正常组(b),对着三组分别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通过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显著高于糖尿组,同时糖尿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能够作为检测糖尿肾病的指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肾病 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采用临床对比方法对58老年2-DM和65糖尿(NDM)并发AMI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2-DM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41.38%)较NDM者发生率(13.85%)高(P<0.005),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63.79%)及病死率(29.31%)均明显高于NDM者(39.66%和13.85%)(P<0.005).主要死因为泵衰竭,心跳骤停,多脏器衰竭.结论老年2-DM并发AMI较NDM的AMI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处理上应及早监测,避免感染,及时有效地治疗各种并发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临床特点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