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GH)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前后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改变以及r-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确诊DCM者46例,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组(A组)与r-GH治疗组(B组),用r-GH4u皮下注射三个月后,测定治疗前后的P-R间期、心率、ST段、QRS波群间期及血清GH、IGF-1、TNF水平、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心胸比例。结果①心电图在A组与B组的ST段、心率及P-R间期在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TNF在正常组与心力衰竭组,A组与B组内及组间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r-GH、IGF-1在A组与B组内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心胸比例、LVEDd、LVESd在治疗前后的组内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的(r-GH)治疗DCM能够使心功能改善,短期内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重组人生长激素 心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肾功能、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7例心功能Ⅱ~Ⅳ级(NYHA)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组给予口服铁剂加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心功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111.2±3.3)g/L比(99.3+4-3)g/L,P〈0.05],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161.4±39.7)μmol/L比(198.2±41.7)μmol/L,P〈0.05],肌酐清除率增加[(43.8±7.1)ml/min比(39.0±8.8)ml/L,P〈0.05],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3.1±0.7)比(2.3±0.5)],血浆biT—proBNP显著下降[(11236.1+430.7)ng/L比(2215.3±950.2)ng/L,P〈0.05]。对照组上述参数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应用rhGH和口服铁剂治疗,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纠正贫血,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 标签: 人生长激素 心力衰竭 贫血
  • 简介: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女性(雌性)对于损伤相对不敏感,神经功能恢复也好于男性(雄性)[1].近十年来很多文献报道,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缺氧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均存在性别差异.神经保护作用的性别差异与循环血中的性激素水平及其相互作用有关[2].现将雌激素、孕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保护作用 孕激素 雌激素 脑创伤 性激素水平 循环血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与老年男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水平及AR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23例老年男性,根据腰围不同分为4组,腰围<85cm组、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和腰围≥97cm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总睾酮(TT)和雌二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游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使用DNA测序方法测定CAG重复序列.结果与腰围<85cm组比较,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腰围≥97cm组舒张压和雌二醇/睾酮比值逐渐增高,SHBG逐渐降低(P<0.05,P<0.01);与腰围85-90cm组比较,腰围≥97cm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7.75±3.25)vs(6.34±2.98),SHBG降低[(142.02±71.92)nmol/Lvs(177.72±86.27)nmol/L,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和雌二醇呈正相关,腰围与TT呈负相关.结论肥胖男性TT和SHBG下降,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升高;AR和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体脂分布无相关性.

  • 标签: 雄激素类 受体 雄激素 睾酮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肥胖症
  • 简介:目的在绝经早期应用激素替代(HT)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变化,探讨其对心血管的影响,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方法对34例绝经早期妇女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一年,比较用药前后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HT治疗1年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早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预防血脂紊乱,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 标签: 激素替代 绝经早期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冠心病
  • 简介:生长分化因子(GDF)-15属于GDF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TGF-β超家族是一系列具有半胱氨酸结构的二聚体蛋白质,在不同的物种中,已经发现有超过60个细胞因子属于TGF-β超家族,这个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广泛的细胞功能,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心血管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绞痛 心力衰竭
  • 简介: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第一位死因。早期研究发现,女性在绝经前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低于同龄男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则明显增加,甚至超过了同龄男性。小型临床试验、体外基因及细胞试验也证实,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因此,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

  • 标签: 雌激素替代治疗 心血管疾病 疾病发病率 心血管系统 临床试验 细胞试验
  • 简介:此前有几个研究发现,出生时体重低的儿童长大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科学家怀疑,在母体宫内发育不良,改变了胎儿的代谢特点.使他长大后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最近更有研究人员发现,出生体重低的孩子儿童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生长模式,而不同的生长模式也会带来不同的代谢紊乱易感性,也是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生长模式 儿童时期 心血管疾病 血压 成年 宫内发育不良
  • 简介:《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2012年9月24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使用绝经期激素治疗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这表明年龄是高血压进展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同时也说明绝经期采用激素治疗(MHT)会增加绝经后女性的高血压(BP)风险,该研究共纳入了43405例绝经后女性,JoanneLind(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西部悉尼大学)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激素治疗 高血压 绝经期 风险 新南威尔士
  • 简介: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替代疗法多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也非常热烈。相比之下,老年男性的激素替代疗法似乎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2008年6月份在美国三藩市举行的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德国的研究者提交了两个关于男性激素替代治疗的研究报告。第一个报告指出,在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有18%存在雄激素缺乏。

  • 标签: 雄激素替代疗法 老年男性 代谢综合征 性激素替代治疗 预防 绝经期女性
  • 简介:目的:观察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放射性脑病患者19例,给予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57.9%,总有效率为84.2%.结论:皮质激素为放射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规则、足疗程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皮质激素 放射性脑病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NCC)的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1995年1月—2012年2月,筛选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联合驱虫药物阿苯达唑治疗)NC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文献员独立并交叉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3篇文献,最后纳入有效研究13篇,共计1625例NCC患者。①单用糖皮质激素(213例)与使用安慰剂/无药物(213例)者比较,可使治疗后6~12个月的癫痫复发率显著减少(OR=0.39,95%CI:0.24~0.62,P〈0.0001);并可使影像学表现改善(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病理损伤完全消失,无或仅有极低的残余瘢痕、钙化及病灶周围水肿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20~0.80,P=0.009)。②而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安慰剂/无药物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NCC比较,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安慰剂/无药物治疗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可引起腹部不适、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2~0.64,P〈0.0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降低6~12个月随访期间的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进展程度。但鉴于目前评价糖皮质激素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和样本量较少,仅弱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NCC。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双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比较糖皮质激素或安慰剂、驱虫剂、联合用药治疗NCC的疗效。

  • 标签: 神经系统囊虫病 糖皮质激素类 阿苯达唑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析在不同情况下VEGF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CHD,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42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75例,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663.58±109.21)pg/ml和(537.47±29.37)pg/ml](P〈0.05);SAP患者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患者、UAP患者、OMI患者较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VEGF水平明显增高[(537.47±29.37)pg/ml、(663.58±109.21)pg/ml、(544.53±30.60)pg/ml和(463.58±60.12)pg/ml],(P〈0.05),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第1天VEGF水平较SAP者无明显升高,但第2、3天VEGF水平较SAP者明显升高。结论不同程度CHD患者中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与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的时间密切相关,可能对于患者病情评价存在较大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心绞痛 心肌梗塞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s)、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Ms)患者畸形血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SAVMs患者31例、CMs患者17例。取10例尸体解剖正常脊髓标本做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脊髓组织血管未见VEGF阳性表达;SAVMs和CMs畸形血管壁VEGF阳性细胞分别为75.6%和53.3%。术前近期有出血者VEGF表达较未出血者增强,P〈0.05;术前行畸形血管团栓塞可造成VEGF表达增强。在SAVMs中,血管内膜与中膜YEGF表达较外膜明显,P〈0.05;类动脉和类静脉中均有VEGF表达,类动脉壁VEGF表达阳性细胞数多于类静脉。结论VEGF在SAVMs与CMs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出血和栓塞可以影响VEGF的表达。

  • 标签: 内皮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8例老年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灶范围及转归分组,另选3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3)、甲状腺素(Tr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飓)、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n)和促甲状腺素(TSI-I)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吗、Fr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皿、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玛、Fr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T4、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较非大面积脑梗死组’IT3、Fr3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1);脑梗死好转组及预后不良组TB、F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O.05),预后不良组较好转组TB、兀j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方法之一。

  • 标签: 脑梗死 非甲状腺性的病态综合征 病情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做75g糖耐量试验,测空腹、餐后1.2小时血糖,血胰岛素(INS)及血脂(ISI),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CHD组给予利维受(每片含7-甲异炔诺酮2.5mg)治疗12周,然后重复上述各项目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组血糖、INS及IS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利维爱治疗后,血糖、INS、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较治疗前降低,而I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水平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绝经后CHD患者的血糖、INS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IR),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 标签: 雌激素 血糖 血胰岛素 血脂 替代治疗 绝经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