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李亚林新近提出:传统心电图导联系统在测试状态时,正负电极的数目多于二个以上,实际上构成了一种逻辑不同电压源并联测试电路,其电压源支路数等于正负电极数目的乘积,所测电压,实际上是一种相应的并联等效电压。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合成 测试状态 导联系统 电压 电极
  • 简介:目的比较苯磺酸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氯地平)和观察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每组患者30人。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相比有显著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尼群地平+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心电图改善情况及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97.5%、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9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5%均要优于对照组的降压总有效率80%、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7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4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氨氯地平 卡托普利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简介:目的观察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轻中度 高血压 硝苯地平
  • 作者: 徐光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6-2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5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重庆长寿401223
  • 简介:目的:研究马来酸左旋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内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通过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通过马来酸左旋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马来酸左旋氯地平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
  • 简介:按1978年WHO诊断标准,选择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20例按1;1随机分成两组,氯地平(AM)组60例,尼群地平(ND)组60例,剔除未按方案服药或未按时诊查者,列入分析的共100例,其中AM组50例,ND组50例;AM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ND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两组年龄60—86(平均68.39±3.78)岁,高血压病程平均10.7年;AM组与ND组合并脑血管

  • 标签: 治疗 氨氯地平 尼群地平 老年高血压 男性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诊治用药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CCB联合ACEI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CCB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高血压的用药治疗实践。结果CCB联合ACEI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压控制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可以显著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 疗效观察
  • 简介:为观察苯磺酸左旋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施慧达,2.5mg/片,吉林天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观察左旋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Pd、左房内径、hs—CRP水平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Pd、左房内径、hs—CRP均降低(t=4.025-13.546,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Pd、左房内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1.514,P〉0.05)。结论左旋氯地平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Pd、左房内径和hs—CRP水平,其效果与坎地沙坦没有差异。

  • 标签: 左旋氨氯地平 心房颤动 高血压 坎地沙坦 P波离散度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以左旋氯地平为主的不同降压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及性别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先给予左旋氯地平2.5mg/d口服,连续2周,血压未能达标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S+T"组(80人)和"S+Y"组(80人),两组分别于晨起时加用替米沙坦80mg和吲达帕胺2.5mg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日间及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8周后"S+T"组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较"S+Y"组下降(P〈0.05);男性"S+T"组总有效率高于"S+Y"组(P〈0.05),女性"S+T"组总有效率低于"S+Y"组(P〉0.05)。结论左旋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左旋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老年男性使用左旋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优于联合吲达帕胺,且副作用更小;老年女性使用左旋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联合吲达帕胺降压疗效相当。

  • 标签: 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吲达帕胺 老年人
  • 简介: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最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文献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滤网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因而滤网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CAS中。作者观察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在滤网装置保护下,行CAS治疗的1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滤网装置 疗效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 保护 高危颈动脉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剖腹产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改善其血流情况与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硫酸镁 氨氯地平 疗效观察
  • 简介:一项小型研究显示,使用微创外科技术植入主动脉反搏装置C-Pulse,能使晚期心力衰竭(心衰)门诊患者获益。该装置可成为左室辅助装置(LVAD)的替代。作者WilliamTAbraham博士(Ohio州立大学)表示,“C-Pulse系统非血液接触的特点使其能间歇性关闭,患者不会被装置所限,有利于个人卫生和便利……该装置每天应至少使用20h。”

  • 标签: 左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患者 门诊患者 IABP 早期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我院就诊确诊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绞痛症状改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LDL-C、TC两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改善冠心病症状,有效降低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方便依从性高。

  • 标签: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展开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n=51)单独使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n=51)则采取缬沙坦联合氯地平治疗方案,就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淤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6.08%,与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82.35%相比较高(P<0.05);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之间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心率也低于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盂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73%,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相比较高,但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结论中青年高血压给予缬沙坦联合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适宜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 标签: 中青年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血压水平 心率
  • 简介:目的观察苯磺酸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清晨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昌平区中医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51例,年龄60~80岁。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苯磺酸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均连续治疗24周。治疗前、治疗24周后监测24h动态血压,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和舒张压(24hDBP)以及清晨6~10时平均血压(SBP和DBP)。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量舒张晚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24hSBP、24hDBP、清晨SBP、清晨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IVST、PWT、LVEDd均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明显,[(11.8±1.4)mmvs.(10.4±1.2)mm]、[(12.6±1.0)mmvs.(11.3±1.1)mm]和[(48.6±5.2)mmvs.(42.7±5.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苯磺酸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更有效降低老年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左室肥厚。

  • 标签: 清晨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左室肥厚 临床研究
  • 简介: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大突破,体现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动脉重塑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国际动脉瘤治疗研究(InternationalStudyofAneurysmTherapy,ISAT)和最近发表的Barrow破裂动脉瘤研究(TheBarrowRupturedAneurysmTrial)均已证实,在经过选择适应证的病例中,血管内治疗优于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血流导向装置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中治疗过的14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患者共74例)只让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而研究组(患者共75例)则让患者服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最后对两组服用药物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服用其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比组服用其自身对照使用的药物的患者的疗效,并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对应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同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让患者服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且在患者的血压及冠心病的症状的得到理想的改善的同时,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让广大相关疾病患者使用。

  • 标签: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方法:5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被随机分3组,分别用替米沙坦(80mg/d)、依那普利(10mg/d)、氯地平(5mg/d)治疗,共16周.观察血压、尿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6周后,3组均能有效降压,有效率分别为66.7%、70%、71.4%、组间无显著差异.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可降低尿蛋白含量(P<0.05).结论: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疗效均佳,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还能降低尿蛋白含量.

  • 标签: 替米沙坦 依那普利 氨氯地平 药物治疗 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对改善.型糖尿病大鼠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型糖尿病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10)、糖尿病组(DM组,n=10)、糖尿病+伊班膦酸钠组(DM+IB组,n=10)。建模成功后DM+IB组SD大鼠连续16周每天皮下注射5微克/千克剂量伊班膦酸钠溶液,control和DM组大鼠在相同位置注射相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1周后分别对3组SD大鼠行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测定,HF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横截面大小,Masson。复合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显著增厚、心功能降低、心肌细胞明显肥大、心肌间质及心肌血管周围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多(P<0.01);DM+IB组大鼠虽出现上述结构及功能改变,但与DM组相比上述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左室重构与心脏功能。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 伊班膦酸钠 左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