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在浩瀚的中药宝库中,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就像"血管清道夫"一样的中药有很多,其中川芎、血竭、地龙可谓佼佼者,备受人们的青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味圣药吧。川芎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为四川特色药物。中医称其性温,味幸,归肝、胆、心包经。《本草汇言》载其"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外彻皮毛,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血竭 疏通经络 地龙 多年生草本植物 心绞痛
  • 简介:由世界卒中组织(WorldStrokeOrganization,WSO)主办的第届世界卒中大会于2008年9月24—27日在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专家、学者(包括中国大陆的30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2006年10月29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卒中大会上,国际卒中协会(InternationalStrokeSociety)与世界卒中联盟(WorldStrokeFederation)合并成立WSO。从2008年起,由WSO举办的世界卒中大会将每两年举办1次。第届世界卒中大会,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卒中预防、卒中影像学等方面展开全面的讨论。本次会议共筛选了1500多篇论文摘要,发表在WSO会刊《国际卒中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Stroke)上。现将这次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处理1.1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延长至4.5h基于1981年Astrup等提出的缺血半暗带的理论,多年来将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定为3h。通过对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两种检查间的不匹配区等的研...

  • 标签: 世界卒中 卒中大会 大会纪要
  • 简介:目的:观察探讨普伐他汀(pravastatin)与脉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普伐他汀组36例,男20例,女16例,采用普伐他汀5~10mg,1次/d,共6个月;脉组34例,男18例,女16例,采用脉1粒,1次/d,共6个月.结果:普伐他汀降低TC、TG水平,升高HDL水平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55%及91.7%;脉降低TC、TG水平,升高HDL水平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2%,5.2%及11.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普伐他汀组有4例出现一过性ALT水平升高.结论:普伐他汀为安全有效的降脂药.

  • 标签: 普伐他汀 脉通 治疗 高脂血症 疗效 对比
  • 简介:评价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的效果:使闭塞的脑血管再是溶栓治疗的基础。开展急性脑梗死的溶桂治疗,需要探讨急性脑梗死的血管闲塞率和自然再率,了解动脉和静脉溶桂浩疗的血管再率,以及影响溶拴治疗血管开通的因素。针对上述有关问题,我们结台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了文献系统综述。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闭塞 再通 溶栓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1支慢性闭塞的35例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再血管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状态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结果:22例患者行PCI治疗,13例患者行CABG.平均随访4.2个月.治疗后临床心功能状态改善2级以上者27例(77.1%),改善1级者6例(17.1%),无改善者2例(5.8%),总有效率94.2%.LVEF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51.6%±5.8%,术后62.2%±11.3%,P<0.01).结论:PCI和CABG开通慢性闭塞冠脉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

  • 标签: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 心脏功能 治疗 LVEF 手术
  • 简介:目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项参数(PLT、PCT、MPV、PDW、WBC以及Hb)的动态观察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依照缓解的情况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22例甲组为完全缓解(CR),6例乙组为未完全缓解(NR),并选取60例健康体验人员作为对照组。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均出现了骨髓抑制情况,并对患者在初诊当中、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时以及首次骨髓缓解时的血常规项参数数值分别测定,同时对血小板在第一次化疗之后的最高和最低值进行观察。结果在PLT、PCT、MPV以及Hb数值上,22例CR初诊患者(甲1组)和C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甲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在PLT、PCT以及Hb数值上,6例NR初诊患者(乙1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和甲1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PLT、PCT、WBC和Hb数值上,N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乙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和甲2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CR率上,28例AL患者第一次化疗之后的PLT≥100×109/L要显著比PLT〈100×109/L高(P〈0.05),而PLTH/L≥10的患者要显著比PLTH/L〈10的患者高(P〈0.05)。结论测定血常规项参数能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早期预测,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血常规六项参数 动态观察
  • 简介:2008年9月27—28日,由中国脑血管病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同主办的“第届介入神经放射自由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成功召开。参会代表以国内积极从事介入神经放射专业的中青年学者为主,共100多位,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本着“自由、自愿、自费”的原则,深入交流,相互启迪,学术气氛活跃。就一些脑血管疾病的疑难病例、专业热点问题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 标签: 介入神经放射 自由 论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 简介:近日,记者在长春文庙门前发现,一位老者身穿运动服,脚穿轮滑鞋,手里拿着冰球杆在水泥地面上玩着冰球:老人娴熟的动作吸引了记者,记者看后都觉得自叹不如。

  • 标签: 冰球 老人 不锻炼 记者 运动服
  • 简介:目的探讨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1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24h对照组(7只)、24h心络组(7只)、5d对照组(7只)、5d心络组(7只)以及假手术组(3只).各组在造模前用等渗盐水或心络灌胃预处理7d.依据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90min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计算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下的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的梗死体积对照组为(94.4±19.9)mm3,心络组为(72.1±13.4)mm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照组为(3.3±0.6)分,心络组为(2.6±0.6)分.再灌注5d后的梗死体积对照组为(123.9±18.6)mm3,心络组为(100.2±12.8)mm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照组为(2.1±0.4)分,心络组为(1.2±0.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05).结论心络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通心络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 大脑中动脉阻塞
  • 简介:目的研究活血腑汤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大鼠自体血注入大脑一侧的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组.观察药物对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血肿周围组织脑水含量以及钠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活血腑汤能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血肿周围脑组织的钠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活血腑汤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 标签: 活血通腑汤 脑出血 脑水肿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注射液辅治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医形式常规型疗法开展治疗工作,实验组的患者在西医形式常规型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血栓注射液开展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通过心电图检测,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低于实验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患者,在西医形式常规型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血栓注射液开展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绞痛 血栓通注射液 冠心病
  • 简介:解剖学上根据组织结构、血管神经走行、疾病好发程度等将人体的某些部位称为“三角区”,它们往往既是机体的薄弱处,又是疾病多发处。重点防护人体的三角区,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1)面部三角区:面部三角区是由鼻根部与两侧口角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如果三角区出现不对称,提示面瘫、脑梗死、腑出血。如果鼻梁上出现十字形或纵向皱纹,显示脊柱可能有疾病。人中区颜色暗绿,提示有胆囊炎、胆绞痛。面部三角区有丰富的静脉网与颅内相通。一旦损伤或细菌及病毒感染,就可能随血管回流到脑部,引起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在此区域出现疖、痈,千万不能随意挑刺、挤压,否则极易导致颅内感染。(2)肩颈三角区:肩颈三角区由颈部和两肩组成。

  • 标签: 三角区 延年 保护 颅内感染 血管神经 组织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再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游使用替罗非班的STEMI患者8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自溶再组43例和未自溶再组45例(对照组).收集其外周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NGPTL2浓度,同时提取患者血小板蛋白,利用WesternBlot检测ANGPTL2在血小板上的表达情况.结果STEMI自溶再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ANGPTL2浓度显著高于未自溶再组[(37.13±19.49)ng/ml比(26.97±16.91)ng/ml,P=0.011],ANGPTL2在STEMI自溶再组患者血小板上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自溶再组(P<0.05).结论ANGPTL2与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溶再呈正相关.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自溶再通 血小板
  • 简介:1998年1月_2008年12月,“Dedinje”心血管病中心共进行58例急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其中46例为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2例为进展性卒中患者。CEA前和术后均行头部CT检查,并进行改良Rankin评分(mRS)。平均随访时间为(42.1±16.6)个月。在术后早期,均未发现TIA患者的头部CT有阳性改变,而进展性卒中患者3例有头部CT阳性改变。随访中期的卒中率在TIA组患者为2.2%,进展性卒中组患者为8.3%。术后早期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中期病死率TIA组为0,进展性卒中组为8.3%。对频发性TIA或进展性卒中患者行急诊CEA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急性脑缺血 急诊 症状发生 TIA患者 头部CT检查
  • 简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MIRI)是指心肌组织缺血后再恢复灌注,缺血心肌的损害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反常增加的现象[1].MIRI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2-4].由于心外科手术需要无血、相对静止的环境,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则需要阻断心脏供血,注入停跳液促使心脏停跳,心脏上操作完成后再恢复心脏血供,促使心脏复跳,因此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过程就是一个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在经历体外循环后的心脏病患者术后恢复过程及远期疗效很大程度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所以MIRI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MIRI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复杂的,到目前为止都还不完全清楚,亦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5].

  • 标签: Nrf2/Keap1-ARE通路 氧化应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益处.方法:77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ACS常规治疗+心络胶囊);对照组38例(ACS常规治疗).随访1年.结果:心络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9.7%与68.4%),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总有效率分别为58.9%与39.5%);心络组降低凝血酶活性、纤维蛋白原浓度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络组治疗半年,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E/A)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络组随访1年中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需PTCA/CABG者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心络安全有效,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通心络胶囊 治疗结果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