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来信描述的症状,你父亲可能患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因而发生肺动脉高压,导致

  • 标签: 肺心病 病因 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 失代偿期 代偿期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纳入2013年1月~1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400例,其中男性208例,女性192例,年龄(61.1±10.1)岁.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抽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析软件分析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与PCI前比较,PCI后冠心病患者瓜氨酸、皮质酮、钴胺素、D-核糖-5-磷酸、苹果酸、血清素、羟基胆固醇、磷脂、心磷脂、胆固醇、前列腺素F、3-羟基戊基肉碱、1,25-二羟基D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前比较,PCI后冠心病患者类固醇激素、类固醇、甘油磷脂、亚油酸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前后机体代谢发生改变,代谢产物和相应的代谢通路明显变化,为介入术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冠心病 代谢组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代谢产物
  • 简介:最近对服用达比加群(泰毕全)的患者有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种更新型的血液稀释在手术过程或意外的情况下甚少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副作用。在2015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这种称为idarucizumab(Praxbind)的逆转,这可能会消减达比加群的稀释血液作用。

  • 标签: 血液稀释剂 副作用 逆转剂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手术过程 稀释血液
  • 简介: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根据不同AGEs-人血白蛋白(HSA)浓度分为对照纽、正常组(终浓度7.5mg/L)、干预1组(终浓度15mg/L)、干预2组(终浓度30mg/L)和干预3组(终浓度60mg/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对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1的吸附和Dil-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细胞功能鉴定;加入AGEs后,分别采用MTT法、Boyden小室测定EPCs的增殖、迁移能力;人纤维连接蛋白检测EPCs的黏附能力;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GEsHSA作用后的EPCs成血管能力。结果高浓度AGEs可减少EPCs贴壁细胞数量(P〈0.01),减弱EPCs的黏附(P〈0.01)、增殖(P〈0.01)、迁移(P〈0.05)和成血管能力(P〈0.01)。结论AGEs可减少人外周血EPCs的数量并使其功能受损。

  • 标签: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单核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 简介:目前对于对比肾病(CIN)的定义还有很大的争议,传统定义上CIN还是以两次测量的肌酐水平来定义的.目前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在应用碘对比(CM)后的48-72h内血肌酐(SCr)绝对值上升≥0.5mg/dl(44.2μmol/L)或相对于基线的肌酐值上升了25%[1,2].

  • 标签: 对比剂肾病 预防策略 诊断 碘对比剂 血肌酐 绝对值
  • 简介: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释放产物(PLTaRP)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丹酚酸B的保护效应。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以二磷酸腺苷激活后提取PLTaRP,并与EA.hy92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共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乳酸脱氢酶(I.DH)释放水平。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比较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2h内LDH含量持续升高,并呈时间依赖趋势(P〈0.01),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减低(P〈0.05,P〈0.01),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PLTaRP可刺激EA.hy926细胞株LDH释放增加,并呈时间依赖趋势,刺激12h可使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丹酚酸B可减少PLTaRP造成的LDH释放。高剂量丹酚酸B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

  • 标签: 血小板活化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存活 丹参
  • 简介:如果你患有高血压,β受体阻滞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β受体阻滞不再是用于降低血压的线用药。可降低心率的β受体阻滞通常用于心脏病发作,以及患有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的患者。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β受体阻滞不再是第线的用药。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一线用药 心脏病发作 降低血压 心律不齐 心力衰竭
  • 简介:、"毒胶囊事件"引发的"剥壳吞药"前几年国内某些黑心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边角料,甚至破皮鞋和破皮衣、破皮箱等……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多个制药厂制成药用胶囊,最终进入患者腹中。

  • 标签: 胶囊剂 服用 药用胶囊 生石灰 制药厂
  • 简介:目的评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对造影相关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对造影相关肾损害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y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有11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造影肾病发病率(CIN%)[OR=0.49,95%CI0.32~0.75,P<0.01]、造影前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变化(△Scr)[MD=-4.33,95%CI-6.66~-1.99,P<0.01]、血管造影前后血肌酐变化(△eGFR)[MD=4.59,95%CI1.75~7.43,P<0.01]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能有效降低CIN发病率.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瓣纳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将56例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骨瓣减压组和骨瓣纳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般情况,分析两组患者颅内压监护的数值,中线移位恢复程度,脱水的使用量,术后6月的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GCS评分、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和颅内压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监护值,中线移位程度,脱水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月,骨瓣纳组ADL评分优于去骨瓣减压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中行骨瓣纳既能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又减少了二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和经济负担。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骨瓣回纳
  • 简介:门诊时有患者咨询,称其听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常见的致盲因素,问铜、锌和叶黄素是否有助于预防呢?对此暂时没有清晰且明确的答案,但是仍有少量关于营养补充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的大型随机试验。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营养补充剂 致盲因素 随机试验 叶黄素 预防
  • 简介:个新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简称NSAID)带来的心脏病发作风险,跟其抑制的生物酶的类别有直接关系。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指出,体外的实验显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跟药物对COX-2(环氧化酶)的抑制有关,而跟COX-1的抑制没有明显的关系。

  • 标签: 风险 心血管 镇痛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 心脏病发作 COX-2
  • 简介:心梗(MI)后心血管死亡率上升的机制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再栓塞.体液中儿茶酚胺水平上升或交感神经兴奋可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心律失常的频率.β-受体阻滞能通过削弱交感神经活性所致的负面影响,阻滞MI后心脏结构重塑的病理过程,但β-受体阻滞同时也抑制左心室功能,成为促进MI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保护 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破裂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注射方法应用于腋臂丛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拟行前臂、手部手术的患者,评估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观察和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评分和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单针法高于双针法。结论腋臂丛阻滞双针法和单针法均可用于前臂及手部手术,但临床效果双针法明显优于单针法。

  • 标签:
  • 简介:问:我是名高血压患者,直按照医师的意见坚持服用“纳催离”(引达帕胺,种利尿降压药)和“卡托普利”(ACEI类降压药),降压效果较好。今年二月在医院检查时,发现我患了糖尿病,并开始服用降糖药,现时我的空腹血糖为6.5-8。有报道说利尿可增加糖尿病风险。请问,我可以继续服用纳催离吗?如果需要更换,我可以选择哪些药物?

  • 标签: 糖尿病患 利尿剂 ACEI类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 引达帕胺 卡托普利
  • 简介: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的药理作用是对抗GPⅡb/Ⅲa受体与黏附分子[纤维蛋白原、VonWlle-brand因子(vWF)等]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目前批准用于临床的已有3种静脉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现对几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综述如下.

  • 标签: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研究现状 作用机制 种类 应用 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引起造影相关性肾损害(contrastmediainducednephropathv.CIN)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9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合并危险因素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前11例血清肌酐浓度异常者,用等渗造影碘克沙醇,未发生CIN。术前980例血清肌酐浓度正常者,均选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碘海醇,其中20例发生CIN(CIN组),960未发生CIN(非CIN组),CIN组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非CIN组,造影用量大于非CIN组,术前补液量低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比24%,P〈0.05;(133±11)mL比(80±15)mL,P〈0.05;(50±21)mL比(450±20)mL,P〈0.05]。结论造影的选择、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补液量过低及造影用量过大是导致CIN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造影剂 肾疾病 经皮 经腔 冠状动脉成形术
  • 简介:造影肾病(CIN)是在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后引起的最主要并发症之,它可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现已经成为当下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但其根本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本文就CIN发生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对CIN的预防作用作综述。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他汀类
  • 简介:项大型的研究再次证实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不能帮助高风险的女性预防心脏病。这项研究称为“女性抗氧化心血管研究”.由波士顿伯明翰妇女医院的预防医学部门主管JoAnnE.Manson负责开展。参加实验的有8171名4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或者已经被诊断为心脏病.或者具有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高血压、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糖尿病、吸烟等)。

  • 标签: 抗氧化剂 心脏病 预防 再次 高密度脂蛋白 Β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