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照评估三维超声VOCAL(virtualorgancomputer-aidedanalysis)技术与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测量50例18~68岁女性成人的甲状腺体积。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最大切面的3个径线(L、H、W),用经典的椭圆体公式V=0.523×L×H×W计算甲状腺体积;三维超声VOCAL技术先获取甲状腺三维数据,而后用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最终对比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结果三维超声VOCAL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操作者组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738%、1.59%,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26cm^3,0.22cm^3)、(-0.32cm^3,0.46cm^3);组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xx、0.942^xx,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36cm^3,0.37cm^3)、(-0.75cm^3,0.64cm^3)。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组内变异系数小、组间相关系数高、95%一致性界限宽度窄,说明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的重复性优于传统二维超声。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的重复性高,优于传统二维超声,其作为一种安全、简单、易行、精确的测量方法,为临床测量不规则脏器体积提供可靠、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甲状腺 体积 三维超声 VOCAL技术
  • 简介:目的分别采用4种方法测定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血糖并比较采用不同检测仪器和标本类型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将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1(8只)与烫伤组B1(16只),烫伤组B1于伤后12、24h采血(每个时相8只)。另外取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2(10只)与烫伤组B2(10只),烫伤组B2于伤后12h采血。烫伤组B1、B2大鼠置于(95.0±0.5)℃热水中15s,制作30%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IU度烫伤模型。烫伤组B1(即时复苏)伤后立即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烫伤组B2(延迟复苏)伤后6h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对照组A1、A2仅37℃温水中15s模拟烫伤,不进行液体复苏。用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法、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法、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法、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法4种方法测定大鼠血糖。结果①与对照组A1比较,烫伤组B1伤后12、24h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A2比较,烫伤组B2伤后12h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对照组A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比较、对照组A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烫伤组B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显著低于分光光度计/殷静脉血浆血糖(P〈0.05);烫伤组B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4种血糖测量方法均表明血糖升高,用腹主动脉全血采用血糖仪�

  • 标签: 烧伤 大鼠 血糖
  • 简介:目的评价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的可靠性。方法由两名测量者对23名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和7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臂踝脉搏波速度的测量测量分为两阶段,中间间隔2周,每一阶段在同一天上午(8:30~11:00)和下午(13:30~16:00)分别进行测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不同时间)臂踝脉搏波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5~0.992(P〈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924-0.992(P〈0.01);健康受试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4-0.974(P〈0.05),组内相关系数为0.672-0.973(P〈0.05)。Bland-Altman图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规范的测量条件下,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的臂踝脉搏波速度的重复性好。

  • 标签: 臂踝脉搏波速度 可重复性 结果
  • 简介:引言众所周知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大脑皮层对缺氧十分敏感,脑缺血缺氧时,氧化代谢障碍造成脑内乳酸性中毒,加重脑组织的缺血、水肿和坏死。各种氧疗对脑缺血、缺氧,改善脑水肿均有治疗作用。但无简便易行的仪机体缺氧变化进

  • 标签: 无创经皮氧分压测量仪 脑血管疾病 脑水肿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 简介: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可以在很多场所传播,例如家庭和工作场所。传染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中大约30%-40%会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然而,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因人而异,一些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很强,可

  • 标签: 中的感染 感染控制措施 控制中的
  • 简介:目的比较二维(2D)与三维(3D)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所得出的相关参数,探讨3D-QCA在分叉病变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入选176例于我院接受PCI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使用Medis分叉病变软件对所有病变分别进行2D-QCA与3D-QCA分析。得到的参数包括:最小管腔直径,管腔狭窄程度,最小管腔面积,面积狭窄程度,病变长度,主支和分支远端分叉角度。比较相关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结果对于主支血管,3D-QCA直径及面积狭窄率小于2D-QCA(63.6±11.5vs71.6±17.5;81.2±11.8vs88.9±12.8,P<0.05);而对于分支血管,3D-QCA直径及面积狭窄率大于2D-QCA(42.0±15.6vs30.2±20.3;54.2±18.2vs47.2±25.2,P<0.05)。3D-QCA所测病变长度均大于2D-QCA。另外,3D-QCA分析出的分叉角度明显小于2D-QCA(50.1±13.5vs53.9±20.0,P=0.006)。各参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结论2D-QCA与3D-QCA在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所得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和发掘3D-QCA在分叉病变分析中的优势。

  • 标签: 二维重建 三维重建 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 简介:<正>调查了78个地区,临床活动性结核病,1990年为700/10万。1984年以来结核病死亡率稳定在0.8/10万。病例病死率随年龄上升而增高。1985—1991年,实际发病例数上升了39000例。上升主要表现在三个年龄组:队列0—4岁、5—14岁及25—44岁分别上升19%、40%及52%。艾滋病是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 标签: 活动性结核病 主要表现 结核病死亡率 艾滋病 病死率 结核感染
  • 简介:理念一个没有结核病的世界总体目标到2015年大幅度降低全球结核病负担,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以及控制结核伙伴关系目标

  • 标签: 战略概要 控制结核 结核战略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内感染的起源地,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质量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及病人生命安全。只有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才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现将我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供应室 医院 管理
  • 简介:<正>一、关于国家结核病预防法的再次修定日本结核病预防法自颁布以来,已经过多次不同时修改,此次重新修定的国家结核病预防法的提案。已于1995年5月12日在国会通过,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修改内容如下(表1)。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控制对策 预防法 日本 修改内容 地区特点
  • 简介: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全球结核病有所回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1986~1990年间41.5%的发展中国家和25%的发达国家结核病的疫情在上升。

  • 标签: 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 疫情 人类 回升 控制
  • 简介:<正>据CurrOpinInfectDis(1996,9:276)载美国Weinstein等报告,结核病(TB)的复活和多药耐受性菌株的出现,在美国引起许多医院中的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暴发。这种病的死亡率很高。作者介绍了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关于预防医院内结核病的准则,并审查近期有关控制暴发的方案取得成效的真实性,对一些未来的和有争议的有关控制医院内结核的问题也加以讨论。90年代初,MDR-TB在医院内的暴发突然上升,促使CDC对医疗卫生场所预防结核分支杆菌

  • 标签: 结核病 多重耐药 结核分支杆菌 多药耐受性 暴发 院内传播
  • 简介:<正>DOTS含义DOTS(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Short-Course),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是指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视下进行。若未能按时用药,则在24小时内采取补救措施予以补上,全部药品由医务人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控制 传染性肺结核 医务人员 短程化疗 治疗过程
  • 简介:<正>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签定的"中国传染病、地方病控制项目"信贷协议,是迄今为止卫生部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执行疾病控制的项目。世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13亿美元,按评估吋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折合人民币6.76亿元。项目执行期为6年,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世界银行贷款 人民币 疾病控制 机遇 传染病
  • 简介:<正>1997年3月24日,彭珮云国务委员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座谈会上指出:紧紧围绕"控制传染源、降低疫情"为目标,依法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管理,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运用现代控制结核病的策略,推广防治技术规范化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发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均有很大提高。这是对我国近年来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和成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提出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战略方针。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结核病防治 项目管理 传染源 防治技术 治愈率
  • 简介:<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骤增。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近一亿,已形成人口流动大潮,这一现象在沿海城市和特区尤为突出。流动人口通常来自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农村地区,是受结核感染高的人群群体,流入城市后,为了谋生择

  • 标签: 流动人口 结核病控制 沿海城市 人口流动 结核感染 资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