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内科医师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针对妊娠对孕妇远期健康和肾功能、以及肾病及其治疗对胎儿的风险给女性肾病患者提出建议。具体建议应该包括疾病及其治疗对生育的制约、现有治疗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孕前如何进行必要的调整。理想的做法是,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准备怀孕前讨论,以便医师能给予正确的建

  • 标签: 肾病 妊娠 尿蛋白 超声检查 孕前检查 并发症
  • 简介:妊娠心脏病不常见,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小于1%。但是,它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最近的产妇死亡原因3年调查报告(1997~1999),它每年导致12例英国产妇死亡。发病率随人群的变化而异(表1),主要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相关。另外,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随着小儿心

  • 标签: 妊娠心脏病 生理学 妊娠期 体循环 肺血流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妊娠期血脂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syn-drome,PI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3例PIHS产妇,纳入PIHS组,并选取同期妊娠期非高血压产妇及未妊娠妇女各100例,并纳入对照组及正常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脂检测指标。结果轻度PIH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显著低于重度PIHS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I)显著高于后者(P<0.05);PIHS组TC、TG、LDL-C、ApoB、L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PIHS组HDL-C、ApoAI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各项血脂检测指标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在今后的检查中,应重点关注HDL-C、ApoAI2项血脂指标,做到PIHS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妊娠 血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临床干预对策。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疾病的严重程度(OR=2.136,P〈0.05)及蛋白尿(OR=4.379,P〈0.05);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蛋白尿(OR=2.003,P〈0.05)及分娩孕周(OR=5.218,P〈0.05);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疾病的严重程度(OR=2.961,P〈0.05)及分娩孕周(OR=6.278,P〈0.05);产妇-胎儿/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蛋白尿(OR=3.024,P〈0.05)及分娩方式(OR=3.147,P〈0.05)。结论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较多,应加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使患者积极主动进行产前检查,同时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概率。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干预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所致的母婴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在妊娠32周之前给予合理剂量的胰岛素治疗,设为早期诊断治疗组;另外24例在妊娠32周之后给予合理剂量的胰岛素治疗,设为晚期诊断治疗组.对比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孕妇的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及2组患者的新生儿结局.结果上述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经过临床胰岛素治疗及相应的饮食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血糖均控制在正常值范围.但早期诊断治疗组孕妇早产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晚期诊断治疗组(P<0.05);早期诊断治疗组新生儿酮症、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诊断治疗组(P<0.05);2组孕妇的妊高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诊断治疗组患者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高于早期诊断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间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合理剂量的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控制血糖.在妊娠32周之前给予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生产结局,对孕妇剖宫产及早产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具体治疗给药方案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胰岛素给药 妊娠结局
  • 简介: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日渐增多.其定义及诊断标准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妊娠期高血糖降糖药以胰岛素的应用最多,但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本文重点讨论新近提出的妊娠期显性糖尿病的诊断、妊娠期高血糖的血糖控制目标及胰岛素类似物的安全性分级。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概念 诊断 监测 治疗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为观察组.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80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及查阅临床资料的方式来收集及统计2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多胎妊娠、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24h尿白蛋白高、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孕期检查次数、孕妇情绪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24尿白蛋白(OR=2.851)、糖化血红蛋白(OR=1.312)、孕前体质量指数(OR=1.842)、年龄(OR=1.322)、血肌酐(OR=1.118)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较多,与24尿白蛋白、孕前体质量指数、年龄等因素有关,因此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合理控制饮食.加强孕前、孕期的检查,有利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体质量指数 孕期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ndometrialatypicalhyperplasia,EAH)的患者并存隐匿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入院诊断为E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绝经前患者(44例)及绝经患者(17例)分别讨论。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EAH组及子宫内膜癌组,分别观察绝经前患者及绝经后患者中对合并隐匿性子宫内膜癌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用于评估入院诊断为EAH的患者实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结果在绝经前患者中,诊刮前子宫内膜厚度、术前EAH分级被选人方程,所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判别正确率为86.4%。在绝经患者中,绝经年限、术前EAH分度被选入方程,所建方程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判别正确性为82.4%。结论①对于绝经前EAH患者,诊刮前子宫内膜厚度、EAH分度有助于临床工作中术前判断其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②对于绝经患者,绝经年限、EAH分度对术前判断其实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有应用价值,从而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

  • 标签: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孕20周前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在妊娠前半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卡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妇女4986例,采用ABBOTTARCHITECTi4000SR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FT4、TPOAb水平。结果①随孕周增加TSH中位数值波动上升,FT4中位数值逐渐下降;妊娠早期与中期TSH、FT4中位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2.88%,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妊娠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期妇女中TPOAb阳性率为11.41%,TPOAb与TSH水平呈正相关,与FT4水平无相关,TSH水平与FT4水平呈负相关;TPOAb阳性组中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TPOAb是妊娠期甲减的危险因素和重要预测指标,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非常必要的,且筛查应尽早,确保孕妇及其后代的安全。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碘是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后者对人体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妊娠妇女自身及胎儿对碘的需求量增加.但此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而致其对碘的排出增多,因此,孕妇常面临碘缺乏的危险。严重的碘缺乏可导致母体及胎儿甲状腺功能紊乱.

  • 标签: 妊娠妇女 碘营养 孕期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病因和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妊娠合并心衰的诊治水平,降低母婴的病死率。方法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心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36例经病因治疗及强心、利尿、扩血管、终止妊娠等综合治疗后,心衰得到控制,治愈出院;5例转院治疗,随访均治愈出院;1例死亡,考虑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围生期心肌病。结论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孕期合并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剖宫产和早期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合并心衰主要方法。

  • 标签: 妊娠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早期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流血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于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的2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5例.其中5例镜下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镜下诊断符合率为93.3%(70175);子宫黏膜下肌瘤50例,符合率为90.9%(50/55):子宫内膜增生症97例,其中7例镜下误诊为不典型增生或癌,符合率92.8%(90/97);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19例,符合率为73.1%(19/26);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宫内节育环残留8例。结论绝经前女性以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少见;而绝经后女性主要以子宫内膜息肉、萎缩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为主。宫腔镜对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宜同时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为1/10000~1/1000。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误诊率较高,且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生则对母体和胎儿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有关本病临床诊断、治疗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关于其影像学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收集了我院近期收治并确诊的4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PC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就其影像学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影像学表现 妊娠期合并症 临床表现 影像学资料 影像学特征
  • 简介:甲状腺激素是生长和发育重要的调节因子,人类和动物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甲状腺激素即使是轻度的减少也会带来脑发育的迟缓,进而导致后代智力的下降。引起妊娠期甲状腺激素缺乏最常见的原因是碘缺乏。碘缺乏可以导致母体和胎儿-新生儿-婴儿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减少,严重者导致克汀病。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 促甲状腺激素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231例,对患者年龄、子宫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种、术前住院天数、既往盆腔手术史、引流管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31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有23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住院天数、既往盆腔手术史对术后感染影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子宫大小(OR=3.339,P=0.027)、术前住院天数(OR=1.290,P=O.000)是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其发生率高,应根据相应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妊娠期甲状腺素水平的调控过程,旨在降低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的胎儿异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甲状腺癌术后妊娠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控过程,通过每月监测其甲状腺功能,了解左旋甲状腺激素(优甲乐)增加剂量和目标TSH水平。结果20例妊娠妇女孕21次,1例妊娠2次,第1次孕早期流产,20例优甲乐的基础剂量均为100μg,以12.5μg为调整增量,目标TSH水平设为0.10—0.25mU/ml。20例优甲乐剂量平均增加50μg,即增加了基础剂量的50%。在孕16周左右TSH水平达到平衡,直至分娩。所有胎儿均健康,发育良好;所有20位妇女产后均规律随访,时间平均5年(6个月~10年),无复发。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妊娠,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优甲乐以12.5μg为调整剂量,将母体TSH水平控制在0.10—0.25mU/ml,既保证胎儿健康发育,又抑制母体肿瘤生长。

  • 标签: 甲状腺癌 妊娠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全面规范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规范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第28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出院第28天观察组GDM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护理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