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和治病救人的场所.急诊科能否高效率、高质量的抢救各种急危重病员,是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急诊科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在各方面尚不健全和完善,有待进一步努力地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使急诊医学在医学领域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加速这一重要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就此对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面临任务和展望进行探讨,以期对急诊医学发展有所裨益.

  • 标签: 急诊科建设
  • 简介:急救绿色通道是医疗机构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人员生命及健康损失建立的有效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社会保障功能的重要手段.我院在急诊科建立健全绿色通道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行纳入正规化轨道.

  • 标签: 建设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科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食管癌放疗中实施综合化心理护理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本院患有食管癌并进行放射治疗的56例病人,随机将其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各有28例,对照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综合化的心理干预模式,经探究两组护理过程,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及生活质量的系统评估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出对照组,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疗期内对病人实施系统、动态的心理护理干预,既能显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食管癌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将45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7例(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法)和对照组216例(其中采用Veress针闭合充气法建立气腹118例,采用Hasson法建立气腹法98例),将两组患者建立气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两组病例从切口大小、并发症(出血、内脏损伤、漏气、皮下气肿、穿刺套管滑脱)、失败中转率及用时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在以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既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也解决了漏气、套管滑脱等弊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 标签: 腹膜外 气腹 腹腔镜术
  • 简介:摘要医院发展离不开统计信息支撑,信息统计工作是保障医院管理决策科学化的基本条件,统计信息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数字化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在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数据质量、信息标准化、统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从规范统计工作,优化管理效率,重视统计人才培养,保证数据质量的角度提出做好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 标签: 数字化医院 信息统计 数据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体会。方法:15例ARDS患者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时行机械通气,适当补液,加强抗感染,营养代谢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支持重要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ARDS患者中11例病情迅速控制或好转,有效率73.8%(11/15),4例死亡26.7%(4/15)。结论:ARDS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手段,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采取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ARDS 临床资料 机械通气 抗生素
  • 简介:目的:研究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包括ICU的科学设计、布局;人员和设备的合理配置;各种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环境、人员和病人的科学管理.观察ICU危重病人各种院感发生率变化,并与以前ICU内院感发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留置病人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vs34.36%P<0.01),实验组血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5.56%P<0.05),实验组泌尿道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2%vs34.36%P<0.01).结论:ICU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降低呼吸道、泌尿道、及血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ICU危重病人 规范化 建设与管理 医院感染 相关性感染 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