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是由一个急救总站(或中心),若干城区急救站各综合性医院联网组成,有统一的呼救信号,问清发病情况具体地点,向离伤病员最近的急救站发出派遣车辆医务人员的通知,同时将资料储存在计算机库中备用.急救站进行初级救护后,将伤病员转送到综合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

  • 标签: 医疗现状 急救医疗 现状对策
  • 简介: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有关。《护理技术)的课堂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的。

  • 标签: 护理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百草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9例,好转7例,死亡4例。结论: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早期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减轻毒物对重要脏器组织的损害、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作好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病人救治时间,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护理
  • 简介: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之南,担负着七万人口的社区医疗服务的任务,近10年来,尽管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工作仍未改善,导致此类疾病新生儿转运至有条件大医院后,仍可能失去最适治疗时机,针对本地区在救治重症新生儿时存在的问题,我院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群策群力,从"软""硬"件等方面入手,设立新生儿专科,使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既改善了人口素质,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基层医院开展 工作体会 开展重症
  • 简介:随着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医疗纠纷个案见报率近年来有所增加.急诊医学因具有病种多而复杂,患者病情危重、病程变化发展快、抢救时间紧等特点,其医疗质量,特别是护理质量的欠缺,将延误患者的治疗或抢救,甚至导致患者不治,从而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据此笔者就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盲区及其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 标签: 分析防范措施 工作常见 常见盲区
  • 简介:目的:了解狗心脏停搏15分钟后,用浅低温和深低温闭胸心肺转流(CPB)时,对血浆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10只实验狗,用10%氯化钾静注致心脏停搏15分钟后,行闭胸CPB复苏,浅低温组(33℃~34℃)(N=5),深低温组(26℃~27℃)(N=5),15分钟后复温.于停搏前、停搏15分钟、CPB开始后1小时、3小时抽血,并于3小时取心、肺、脑组织,行血浆组织SOD、MDANO测定.结果:在停搏15分钟时,两组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停搏前;CPB后1小时,二组均明显低于停搏前(P<0.05),但至3小时,二组均上升接近停搏前水平(P>0.05).两组血浆MDANO含量于停搏15分钟CPB后1小时、3小时均明显低于停搏前(P<0.05).浅低温组脑组织肺组织中SOD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MDA明显高于深低温组(P<0.05);而心肌组织中NO含量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MDA也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结论:狗心脏停搏15分钟后,用低温闭胸CPB复苏,血浆SOD代偿性升高,MDANO下降,即低温复苏有助于减轻氧自由基NO造成的再灌注损伤.组织中的指标测定,表明深低温闭胸CPB复苏对脑肺的再灌注损伤较轻,浅低温闭胸CPB复苏则对心肌的再灌注损伤较轻.

  • 标签: 闭胸心肺转流 再灌注损伤 心肺复苏 自由基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36例症状明显的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即刻及术后2月的疗效;测定射频消融术前以及术后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观察心肌损伤。另设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射频消融能有效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即刻成功率为100%,远期成功率为94.4%。hs—CRP、CK—MBcTnI射频消融术后1d较术前明显升高,7d后恢复正常。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 标签: 射频消融 室性早搏 高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尿白三烯E4(LTE4)的水平变化.探讨IL-5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的患儿为MP感染组(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5尿LTEA的浓度。结果:IP感染组尿LTE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感染组血清IL-5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的水平和尿LTFA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的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白介素-5 白三烯E4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脑梗死患者、36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30名健康人血清S100BNSE水平。结果: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的血清S100B、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的血清S100B、NSE浓度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S100B浓度低于脑出血组患者(P〈0.001),而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NSE浓度高于脑出血组患者(P〈0.001)。结论:血清S100BNSE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联合检测血清S100BNSE,对鉴别诊断出血性脑病缺血性脑病以及评价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S100B NSE 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