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运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 184例受检者开展调查分析,选取时间是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1月,对全部受检者均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测,研究检测结果。结果: 184例受检者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呈现阳性占据 37.50%,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呈现阳性占据 28.80%。将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分别是 92.45%、 84.73%、 71.01%、 96.52%。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测均可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依据受检者的实际状况及临床需求合理选取检测方法。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血常规检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test. Methods: 184 cases of the hospital's income and blood test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time was from February 2017 to November 2019.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study the test results. Results: Of the 184 subjects, 37.50% were positive by automated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28.80% by blood smear. Th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blood smear cell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were 92.45%, 84.73%, 71.01%, and 96.5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the blood routine test, the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the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test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dete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and clinical needs of the subject.     Key words: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blood routine test    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血常规指标检测的常用方式,可以了解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改变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血常规检验方式比较多,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方法、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测方法是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各存在一定优势和不足 [1]。本文将本医院予以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纳入分析资料,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实施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 184例受检者(选自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1月)归入研究资料,男性和女性之间比例是 95比 89,年龄上限 80岁,年龄下限 21岁,其年龄均值为( 48.63±2.45)岁。受检者均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及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    纳入标准:( 1)受检者自愿参加研究;( 2)受检者需要接受血常规检验;( 3)受检者或受检者家属在医院下发的知情同意书上面予以签字。    排除标准:( 1)受检者的配合性比较差;( 2)受检者的依从性比较差;( 3)受检者存在认知障碍;( 4)受检者存在沟通障碍;( 5)受检者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异常。     1.2 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法:收集受检者 3毫升到 5毫升肘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采取枸橼酸钠实施抗凝处置,对血液标本按照 800转 /分钟的转速实 10分钟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血液标本需要于室温下 4小时之内完成检测,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开展测定,对测定结果予以详细记录。    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方法:收集受检者 3毫升到 5毫升肘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添加抗凝试管内,将血液标本混合均匀,予以瑞氏法染色处理,之后按照 45度斜角推片制作厚薄适中的血涂片,将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解血液标本的血小板数目、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等,对测定结果予以详细记录。在检测过程相关操作需要保证严格无菌,且将检测结果和受检者实际状况予以比较,如果出现检测结果和受检者实际状况不符现象,需要对受检者再次收集血液样本实行血涂片细胞形态测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开展血常规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对象,所选患者均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出分析。结果 联合检验方法检出淋巴细胞、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情况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法。结论 血液涂片细胞形态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方法提升血常规检验的准确度,减少检查失误的出现,要重视。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 心电图危急在心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电图危急患者共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相关医护人员收集整理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改进对应的干预措施,评价心电图危急在心内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心电图危急资料来源方面,76例患者中,存在31例患者危急资料来源于普通心电图,存在45例患者危急资料来源于动态心电图。在患者类型方面:以老年群体居多,年龄越大出现心电图危急的数量越多。在心电图危急的类型方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20例,窦性心脏停搏患者共8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3例,高钾血症患者共6例,低钾血症患者共8例。通过落实院内的危急报告制度,及时明确了患者的实际病情,均予以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其中60例患者均立即接受治疗,16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结论 心电图危急能够及时有效的反应患者的实际状态,确保相关医师能够掌握患者的病情,进而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患者早期的治疗提供足够的时间,降低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对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性的效果,同时认为,在今后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心电图危急报告制度进行全方面的完善,进而保障对于心内科患者救治的效率。

  • 标签: 心电图危急值 心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管理中,高医用耗材的有效管理对于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引入条码技术,手术室成功实现了医用耗材管理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资源浪费,还提高了手术室的运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本文分析了条码技术用于手术室高医用耗材管理中的效果,并提出了几条条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条码技术 手术室 高值医用耗材 管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