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渡护理模式ICU转出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并在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的危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转出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过渡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的平均住院天数和非计划重返ICU的发生率。   结果:实施过渡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非计划重返ICU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过渡护理模式通过对ICU转出患者在转出前、转出后予以计划性、预见性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随访,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对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非计划重返ICU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ICU 平均住院天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ICU过渡护理模式(ICUtransitionalcaremodel,ICUTCM)是指由ICU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在ICU转出前、转出中和转出后的护理,以保证患者从ICU转到其他护理单元的过程中获得连续性的护理。关注过渡护理的目的是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食管肿瘤 重症监护病房 过渡期护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由ICU转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ICU室就诊的188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从ICU转入普通病房,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完成交接、填写交接确认单后,由病房护士负责执行后续护理。观察组采用过渡护理模式。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并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ICU重返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00%、1.06%、97.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由ICU转诊中具有良好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ICU 普通病房 过渡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ICU过渡护理模式在神经精神病专科医院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神经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ICU过渡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非预期重返ICU 的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疲劳程度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神经精神病患者使用ICU过渡护理模式,其疲劳可得到明显改善,且可降低非预期重返ICU 的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ICU过渡期护理模式 神经精神病专科 疲劳
  • 简介:摘要: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常需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密切监护和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续的治疗。而在转出ICU过程中,由于医疗环境从重症监护室转变为普通病房,护士的配置从1名护士负责1~2名患者转变为1名护士负责8~10名患者,诊疗环境和护理模式的改变,破坏了护理的连续性,患者在习惯了ICU密切的护理后,可在转出ICU后出现焦虑、担忧、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还因未能得到有效照护而出现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导致非计划重返ICU,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增加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转出过渡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心脏外科 ICU转出 过渡期 安全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护理模式(TCM)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居家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肺通气功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要行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访视干预和随时咨询服务的过渡护理.对照组仅提供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和随时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状况、呼吸机管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过渡护理模式为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提供过渡护理服务,可维持患者肺功能的稳定、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无创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ICU过渡患者应用多学科合作式护理对预防ICU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于本院ICU过渡患者中筛选95例纳入本次研究,本院于2019年1月起对本科室即将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式过渡护理。对照组47例患者收集于新型护理模式实施前,观察组48例患者收集于新型护理模式实施后,对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ICU后综合征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过渡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式护理,可确切降低ICU后综合征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理想,值得推广并应用于ICU科室护理工作中。

  • 标签: 多学科合作式护理 过渡期 ICU后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过渡护理干预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本次入组患者为神经内科介入患者,抽取100例,患者均为2018.4-2021.4间入院,采取抽签分配模式法分为2个组,干预组为患者实施过渡护理干预模式,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分析评比指标:患者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与一般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神经内科介入患者实施过渡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

  • 标签: 过渡期护理干预 介入术 神经内科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94例胃出血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给予责任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医院-家庭过渡期 责任护理 胃出血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过渡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对两组SDS、SAS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SDS、SAS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护理应用在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效果料号,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过渡期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将过渡护理干预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取的104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同时以等分两组形式展开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人所接受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病人所接受护理措施为过渡护理。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两组病人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组间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定检验是否有意义,同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参照组不良反应比观察组显低,观察组有7例,不良反应情况总占比(13.46%),参照组总占比(5.77%),数据对比(P<0.05)。结论 过渡护理干预应用到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护理效果突出,促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降低,故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过渡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过渡护理在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52例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过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pH、ICU住院时间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过渡护理能够改善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过渡期护理 肺心病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应用远程康复干预,探讨其价值。方法 选择从我院骨科出院的92例(2020年8月~2021年6月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甲组(46例)在患者出院过渡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乙组(46例)在患者出院过渡应用远程康复干预。对比组间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乙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甲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应用远程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过渡期 远程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康复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ToC)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01-2023.12,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100例。患者出院后护理过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远程康复干预。比较不同措施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关节功能、畸形、疼痛、活动范围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康复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过渡有较高护理价值,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可行。

  • 标签: 护理过渡 远程康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主导管理对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过渡患者护理干预价值。方法:搜集我院100例CCU过渡患者基础资料,研究时间设定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按照日期先后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过渡护理措施)和观察组50例(应用常规过渡护理措施后加用护士主导管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较短,医疗费用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少,且并发症2.00%相比对照组16.00%明显较低(P

  • 标签: 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 护士主导管理 并发症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采用远程康复干预的重要性。方法:该项研究针对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取总例数为56例。研究时依据其住院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56例患者随机均分至两个小组中,即对照组(28例;过渡采用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28例;过渡采用远程康复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干预下的效果。结果:与常规方式干预的对照组相比,远程康复干预的观察组在出院180d后的整体状态更好一些,且功能独立性相关维度指标评分组间对比差异较大,所得P值均低于0.05。结轮: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采用远程康复干预可增强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建议在后续临床实践中积极引用。

  • 标签: 远程康复干预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过渡期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护理对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8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过渡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排尿功能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排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迟发性血尿、尿频、尿痛、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护理能有效改善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护理 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