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人工肝治疗,观察组选择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对照组选择血浆置换模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BIL、DBIL、ALB、检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良好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均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不需要血浆,对肝功能和炎性指标改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肝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 乙肝相关肝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制定集束化延续护理措施,并应用于患者在院和出院期间,评价其是否能达到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肺癌相关症状,提高服药依从性的目的。方法 选取医院呼吸科、肿瘤科、胸外科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以分子靶向药物为一线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观察组患者分四次(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进行集束化延续护理指导,对照组患者不采取集束化护理指导。结果 比较两组间疗效、生存质量的不同情况,发现观察组中疗效较高,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到改善。结论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有助于医患双赢。

  • 标签: 集束化延续性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近视患者的心理健康予以全面掌握,为其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分析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收治的90例接受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45例,使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82.5±2.1)、抑郁评分(89.6±3.4)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45.5±1.3)、(47.3±2.9),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术前初诊时每位患者的心理素质存在一定差别,应对手术全过程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不好,因此应加强对近视患者围术期时的心理护理,重点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休息和饮食,以便尽快康复,医生需向患者介绍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告知患者如何应对和处理,还应该与患者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围术期使用心理护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术后成功率,促进治疗效果,增强患者预后,将近视患者生活质量予以全面提高。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近视手术方法,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标签: 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 原位磨镶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凝药物,但其皮下注射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循证护理在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期间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包括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卡和规范化注射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疼痛、瘀伤、出血等。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循证护理在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卡和规范化注射流程,以及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 规范化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基于思维导图护理模式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围术期应用对视觉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曲光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视觉功能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视力及屈光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围术期应用思维导图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围术期 思维导图护理模式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视觉功能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日益显著,为护理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考核方法,OSCE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对护理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理教育 应用进展 临床能力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蔗糖八硫酸酯盐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方法:对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进行了100例研究,采用对比法,对蔗糖八硫酸酯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蔗糖八硫酸酯盐的化学结构和特征。比较了蔗糖八硫酸酯盐与传统药物合成方法在反应效率、产物纯度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蔗糖八硫酸酯盐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适合作为药物合成中的催化剂或中间体。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采用蔗糖八硫酸酯盐在药物合成过程中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降低反应条件对环境的影响。结论:蔗糖八硫酸酯盐在药物合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为药物研发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蔗糖八硫酸酯盐将促进药物合成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药物设计和制备的提速和优化。

  • 标签: 蔗糖八硫酸酯盐 结构 性质 药物合成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病人中应用结构性护理路径对急诊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40例病人,随机抽取120例,其余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而对照组采用结构化急救护理路径。从情绪状态、自我照顾能力、护理满意度、治疗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种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情感状况上,干预组的总体成绩显著好于控制组,其自我照顾、护理满意程度也较高,治疗的成功率也较高,各项统计数据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病人,在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的同时,还应配合优质的护理工作,为临床治疗的成功提供保障。采用结构化护理路径,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可以使临床护理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达到对病人消极情绪的有效调节,增强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同。

  • 标签: 结构化急诊护理 急诊科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化心理护理联合规范化肠道准备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64例增强CT扫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结构化心理护理联合规范化肠道准备干预,对比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增强CT扫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强CT扫描中实施结构化心理护理联合规范化肠道准备,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增强CT扫描成功率。

  • 标签: 结构化心理护理 规范化肠道准备 增强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感染控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环境管理各情况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感染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率,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三维质量结构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感染 安全性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