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内科置管的268例PICC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68例PICC置管患者中出现计划性拔管22例,占8.21%。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PICC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管理对策,减少患者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内科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了解中山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及妊娠结局并制定针对性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3月入院分娩的103例中山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管理对策并实施;对实施管理对策后入院分娩的91例孕产妇进行调查,比较管理对策实施前后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施管理对策后中山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提高,不良妊娠结局降低。[结论]有效的管理对策可提高中山市户籍孕产妇定期产前检查的依从性,从而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孕产妇 户籍 产前检查 依从性 妊娠结局 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营养性吸吮对有效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足跟采血检验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口中滴注葡萄糖溶液,研究组新生儿给予葡萄糖溶液吸吮后进行营养性吸吮。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和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评分简表(NFCS)评估两组新生儿疼痛情况。结果:采血中及采血后研究组新生儿NIPS评分以及NF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足跟采血新生儿予以营养性吸吮,可以有效缓解其足跟采血所至的疼痛刺激,减轻新生儿痛苦。

  • 标签: 早产儿 足跟采血 非营养性吸吮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66例LIDP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1年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年Roland-Morris问卷(RM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LIDP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部队新聘现役文职人员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为今后科学施训和完善文职人员培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9-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现役文职人员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问卷对222名部队新聘现役文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222名新聘现役文职人员训练伤的发生率为46.4%,高于既往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发生率。结论部队新聘现役文职人员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参训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训练效果,需进一步加强其军事训练的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部队 非现役文职人员 军事训练伤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围术期护理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出院前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8周后,研究组肩关节功能障碍全部康复,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实施强化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手损伤 外科皮瓣 肩关节功能 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重症监护室(ICU)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6例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讨论分析,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法,落实导管脱落高危风险预防措施的执行力,建立管道固定制度,规范固定方法,改进约束方式,加强医护合作及宣教,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等。[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2例计划性拔管事件,无麻醉恢复期约束带固定失效导致的计划性拔管发生。[结论]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ICU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根因分析 质量管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多媒体技术PICC置管前宣教法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12月开始基于多媒体技术的PICC置管前宣教准备工作,将多媒体宣教前(2014年1~10月)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1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多媒体宣教后(2015年1~10月)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1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PICC知识知晓度评分、施行置管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心理问题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用于相关宣教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住院患者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PICC置管前宣教法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PICC知识知晓度、施行置管依从率,降低该类患者负性心理问题的发生可能性,节省护理人员的宣教时间。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PICC置管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中医护理技术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方法]将接受培训的80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方法在医院示教室进行中医护理技能考核,观察组实施迷你临床演练评量,比较两组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测评两组护士对不同培训考核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中医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培训考核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能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临床工作能力,是一种灵活、有效的实训和考核方法。

  • 标签: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 中医护理技术 培训 考核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海军总医院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8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感染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腰腿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或缓解,治疗总有效率达95.4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由术前的(8.67±0.81)分降低至(2.14±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5)。结论TESSYS技术治疗LDH效果良好,护理人员熟练细致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降低肺癌术后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本院胸科住院的100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前后行呼吸功能锻炼;将2014年2~12月在本胸科住院的100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实验组,术前后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干预时间5d。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可使肺癌术后患者呼吸肌群的耐力和力量得到增强,进而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肺部感染 肺不张 低氧血症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