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1月底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马晓伟副部长对近5年护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回顾,充分肯定了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后指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取消不必要的护理书写,

  • 标签: 护理工作 再分配 护士 转移 患者家属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以专科为重心延续护理模式在癌痛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2年1月300例出院的癌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150例,常规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以专科为重心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现护理组患者在安宁疗护过程中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以专科为重心 延续护理模式 癌痛管理
  • 简介:<正>1临床资料病人女,34岁,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因“盆腔炎”于2002年7月4日起在本院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开始3d无反应,第4天自觉发冷,予减慢滴速后症状缓解,第5天(即7月8日)上午10时10分,静滴青霉素15min左右,病人突感胸闷、憋气,检查:面色青紫,意识清,BP153/90mmHg,P82次/min,R16次/min。即予平卧、吸氧6L/min,停注青霉素,地塞米松针10mg静

  • 标签: 过敏性休克 面色青紫 地塞米松针 静脉滴注 莫菲氏滴管 输液反应
  • 简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后的常见症状是局部疼痛,系肿瘤在骨组织内转移性播散,造成浸润或自发性病理性骨折和骨破坏、塌陷或骨外广泛播散使相应骨髓、颅神经或周围神经受压所致.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作用明显、迅速,毒副反应小.我科自1997年2月至2000年6月收治骨转移瘤36例,经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骨转移痛 放射治疗 止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析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机场急救的60例危重心血管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对于干预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中,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危重心血管病 急救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心危重心血管病患者6242例(20197年4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312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21例),观察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急救时间短,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急救时间,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危重心血管病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就诊的危重心血管病患者74人,按照护理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常规护理(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10%),对照组为9(24.32%),差异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阐述了乳腺癌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危害,综述国内对于乳腺癌转移和复发的干预措施,并分析其干预成效,为减少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复发 转移 干预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重度失能病人回归社区的床椅间转移方式,增加病人外出活动的机会。方法:由医护人员模拟重度失能病人,分软瘫组、僵硬组、强直组;选择无经验的护工与模似病人按身高比例分为相似组,矮小组;两组护工在培训前后,分别执行单人将模似病人进行床椅间转移。观察护工其转移的信心、成功率等;观察病人转移时自评是否安全及舒适;了解各群体支持率。结果:护工自评可单人执行体位转移人数培训前P<0.05,培训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创伤患者接受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手创伤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术的40例患者选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同一时期开展临床护理,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实验组则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更好地开展手创伤患者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工作流程的细化,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护理人员要为手创伤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增强手创伤患者腹部皮瓣转移修复后的康复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管理,得以疾病的快速康复,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医院随之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长远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以变得异常顺利。

  • 标签: 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术 手创伤 临床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肿瘤脑转移患者的护理中探讨采用优质护理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内所有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即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肿瘤脑转移患者28例,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主题中护理方法的使用及效果,本次试验以对比类型的研究为主。因此,为了分组的公平,排序后单数分到参照组并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双数分到研究组并使用优质护理方法。不同的护理方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本研究对相关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同时对其加强分析,统计患者对护理是否满意。整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对护理满意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13例,(92.86%);参照组中对护理满意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11例,(78.57%);后者数据与前者的数据相比处于劣势(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肿瘤脑转移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不仅可扩展应用范围,还能够加大力度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肿瘤脑转移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转移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明显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转移癌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转移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后再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0名经历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后接受再手术治疗的患者。评估指标包括术后生存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再手术治疗后,一年生存率为80%,三年生存率为60%。术后复发率为30%,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和出血,分别发生在15%和10%的患者中。结论:对于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患者,再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但复发风险仍存在。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需进行严格的术后管理和监测。

  • 标签: 肾母细胞瘤,复发,转移,再手术治疗,生存率
  • 简介:摘要:肿瘤患者中约有60%存在骨转移转移灶中脊柱最为常见。骨转移是继肺部、肝脏后的恶性肿瘤多发转移灶,是由肿瘤原发部位经血液或淋巴系统向骨迁移而来,侵犯造成的脊椎及附件骨病变可能会引起病理性骨折,引发神经系统压迫从而造成严重的活动障碍和四肢麻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存。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共52例脊柱转移癌患者,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干预与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转移癌患者 护理
  • 简介:恶性肿瘤病人的癌细胞往往随着血液循环扩散而发生骨转移,其中以肺癌、乳腺癌的骨转移率最高,有文献报道为70%~85%。目前,骨转移癌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任何治疗方法只要能缓解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就足以使人感到欣慰。本文根据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能减轻疼痛,延长生存期,骨髓抑制少见。

  • 标签: 骨转移癌疼痛 治疗方法 ^153SM 疗效评价 放射性核素治疗 护理
  • 简介: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75%~80%,脑转移总的发生率为20%,尸检为40%[1]。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及病情严重的标志之一,如不积极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周,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3]。随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 68例 ,将 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34例。 68例患者均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疼痛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 结果:研究组没有出现极重度疼痛患者,而对照组出现 3 例,且研究组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由此可知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对疼痛的应对信心,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 肿瘤晚期 骨转移 镇痛
  • 作者: 王秀华赵玉娥刘学萍颜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30例诊断为脑膜转移癌的患者,入院后行Ommaya化疗泵置入术,囊端包埋于帽状腱膜下,引流管端置入侧脑室前角内。术后经泵输注化疗药物,通过脑室系统内化疗,克服了血脑屏障,减轻了全身用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或稳定了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可预防Ommaya化疗泵植入和应用中并发症,为患者持续提供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1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15例患者在术后6~48h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1例患者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PVP治疗椎体转移瘤具有止痛效果明显,加固椎体,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针对性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椎体转移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