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冯志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今日健康》2020年第1期
  • 机构:固安县人民医院,河北廊坊065500
  • 简介:目的:分析喘憋性肺炎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期间为其提供全程系统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全程系统护理。结果:患儿病情康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为88.57%,P<0.05。结论:对喘憋性肺炎患儿在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期间提供全程系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康复,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 标签: 喘憋性肺炎;小儿;雾化吸入;全程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在为这一部分有传染疾病患者的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时,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应该针对自身进行自我防护措施,防止自身也受到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或者是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方法:在医院中选取3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针对30名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查工作,确保30名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效的施行自我防护措施,降低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损伤率,保障呼吸内科护士的职业健康。结果: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在进行自我防护措施之后,自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既保证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也加强了自身的防范意识,避免出现相互传染的现象,提高了医院的治疗管理能力。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人员 自我防护
  • 作者: 聂淑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职业危害指的是劳动者在从事正常的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对身体有害的因素而导致的危害事件,通常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等等。通常发生职业危害事件是由于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没有进行正当的防护或者是工作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的职业规范标准工作,从而使劳动者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是死亡。在医院的采血护士是检验科室内需要直接接触就诊人员的一种特殊岗位。采血护士负责采集血样,每天都要与患者的血液、采血针头等进行频繁接触。采血护士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事件或者是被有病菌的血液感染,导致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是直接暴露于未知风险当中的。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阐述意见。

  • 标签: 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新冠肺炎患者的防护和护理。方法:对60名老年新冠肺炎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总结防护中所出现的问题。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半个月后,病人的肺功能指标和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辅助生育技术,全称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生殖障碍夫妇孕育下一代的治疗技术。近年来,辅助生育技术迅速发展,有效提升了不孕不育夫妇妊娠率,对生殖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但是,辅助生育女性的治疗措施多,心理压力大,较多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辅助生育治疗较为不利。为进一步分析焦虑抑郁对辅助生育女性妊娠的影响,提高辅助生育成功率,本文对辅助生育女性焦虑抑郁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对焦虑抑郁情绪对妊娠成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焦虑 抑郁 辅助生育 女性 妊娠 影响效果 负性情绪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当前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作为本次对比项,以本院的86例进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施上述不同护理方式,主要目的是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更加优异(P<0.05)。结论:将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将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提升。

  • 标签: 飞秒激光手术 白内障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通过对患者在PICC置管中的现状分析发现,往往需约半小时或以上的时间,常规的手臂外展并向上旋转的体位,患者需花费较大的力气来保持,常常需要助手协助,在整个置管术结束后,患者常反映手臂的不舒适或因体位摆放不佳可能带来的置管尖端判断的风险。因此,我科设计了一种体位辅助器运用于临床,大大提升了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时效,提升了护士准确导管尖端位置,避免在置管中的风险,提高一次性成功率,使患者对置管的接受度得到提高,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值得临床的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体位辅助器 应用
  • 作者: 余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重庆400000
  • 简介: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脑脊液、羊水和尿液以及其他液体、渗出液、分泌液中,目前仅证实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与体液可以传染,并且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危害护理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据统计医护人员群体中,遭遇职业暴露几率最大的是护理人员(事故率为63%),其次是临床医师(事故率为14%),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避免危险因素的伤害,正确应对职业暴露,积极做好防护

  • 标签: 艾滋病;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归纳野外训练中被红火蚁咬伤患者,特别是伴休克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救治措施,及如何防护其咬伤。方法 对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2例红火蚁咬伤,其中6例伴休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以风团、红斑皮疹为主,同时伴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脉压减小等休克体征,经扩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过敏等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红火蚁咬伤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避免过敏性休克进一步加重出现生命危险,加强野外训练时的生物防护

  • 标签: 红火蚁咬伤 过敏性休克 救治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助产士的职责就是在分娩室帮助产妇分娩,由于产妇分娩中会流出体液、在产妇分娩中可能会遇到难产,医护人员就要选择通过剖宫手术等方式来帮助其娩下胎儿,此时助产士不仅会接触到产妇的体液还会接触一些尖锐的医用器械,这就会造成助产士出现职业损害。为了能够找到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途径,我们对助产士可能遭遇职业危害进行分析。

  • 标签: 产科助产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药物的危害,探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化疗药物的配置,减少伤害。方法:深刻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了解化疗药物的药物致癌性质,掌握对PIAVS工作人员健康危害和防护对策。结论规范要求配置人员进行配置化疗药物的操作,遵循化疗的防护工作原则,认真执行自我安全防护的具体研究内容,可以将化疗药物的职业发展危害降到最低。

  • 标签: ∶化疗药危害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预防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食欲减退发生率情况以及两组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食欲减退发生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情况发生,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肿瘤化疗患者 恶心呕吐 预防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辅助生殖护理重点环节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辅助生殖护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纳入50位病患。一组病患取名为对照组,为这组病患提供普通护理服务;另外一组病患取名为实验组,为这组病患提供生殖护理服务并在关键节点采取风险管理举措。医护环节结束后,就两组病患的实际表现进行对照探析。结果:统计扳机注射执行情况,从其准确率的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组测定的准确率值为100.00%,对照组测得的准确率值为94.00%,两组数值差距较为明显(P<0.05)。调查两组病患的病案转运规范情况,实验组的表现更为出色(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护理流程中展开风险管理工作,不但减少了护士操作中的危险隐患,并且也是避免生殖护理风险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 标签: 生殖护理 风险评估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病因,并对家庭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在2021年08月至2022年08月,从我院所有的小儿高热惊厥病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均满足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条件,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因检测,同时探究家庭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所有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病因中贫血占比为37.00%(37/100),因感冒发热造成的高热惊厥患儿占比为28.00%(28/100),因患儿存在窒息史发病的有16例,占比为16.00%,其他病因有家族病史、免疫功能异常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分别有9例(9.00%)、6例(6.00%)、4例(4.00%)。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病因中,贫血和感冒发热造成的较多,针对病因进行正确的家庭预防措施,以降低小儿高热惊厥出现次数。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病因;家庭预防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与管理。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存在的损伤危险因素展开防护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抽取80例口腔科护士展开研究,就实施口腔科职业防护管理前后进行对比,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40例口腔科护士作为对照组,该组未实行职业防护规范管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40例口腔科护士为观察组,实行口腔科职业防护规范管理,比较实施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几率,及防护改善效果。结果:实施口腔科职业防护规范管理后,护理人员出现锐器刺伤、紫外线损伤、射线臭氧侵害、传染性疾病几率较对照组呈更低水平,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探析骨科患者术后静脉栓塞症预防护理效果。方法: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90例骨科手术患者,经随机化分组法,划分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5,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栓塞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具备差别(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静脉栓塞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兼顾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静脉栓塞症 预防性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病危害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方法: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出措施建议适当的预防措施。以下是分析结果:经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及护士自身四个方面。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培训考核,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护措施,有利于避免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