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封闭引流吸引结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封闭引流吸引结合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引流吸引结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血糖水平,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一种适用于妇科开腹术后引流装置的固定器。方法 采用一次性长方形医用棉垫进行改良,在右边缝制宽 2-3cm 的松紧带各两根,并留有三个扣眼;左边在与扣眼平衡的位置固定两颗纽扣。棉垫正中间作为注射器固定区域,再在棉垫右 1/3 处缝制松紧带各两根,用于固定注射器。结果 固定稳妥牢固,预防脱管,降低脱管风险;松紧带及扣眼可随意调节长度及周径大小,适用于各种型号注射器;方便活动,增加患者舒适度;方便更换,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一人一用,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结论 引流装置固定器可以有效防止脱管,取材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开腹 负压引流装置 固定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硅胶管皮下引流在妇科腹部切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选取了80例妇科腹部切口患者,研究期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通过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及护理过程记录等数据,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观察结果显示,在应用硅胶管皮下引流后,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硅胶管皮下引流在妇科腹部切口护理中的积极作用。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综上所述,硅胶管皮下引流在妇科腹部切口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实践。

  • 标签: 硅胶管皮下负压引流 腹部切口 护理 切口愈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软组织缺损患者在接受封闭引流(VSD)术后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护理效果并促进患者恢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择了一定数量的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VSD治疗,随后实施了统一的术后护理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的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数据收集和分析采用标准的统计方法。结果:研究显示,在实施VSD术后护理方案的患者中,伤口愈合速度显著加快,感染率显著降低。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统计数据表明,术后护理对提高伤口愈合质量和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显著作用。结论:针对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的VSD术后护理方法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采用此类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后护理的整体效果。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 术后护理 临床效果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索优质护理在封闭式引流术治疗骨科儿童疾病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的106例经过封闭式引流术治疗的儿童。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等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患儿接受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的康复, 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 标签: 骨科儿童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造口护理联合改良治疗技术在腹部渗漏伤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伤口渗液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经乱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造口护理技术+改良治疗)与对照组(n=50;常规处理腹部渗漏伤口)。而后对比组间病患换药频次、<5mL渗液例数及伤口治疗所需用时。结果:经数据对比,观察组换药频次低于对照组;<5mL渗液概率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用时短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腹部渗漏伤口处理期间,为患者实施造口护理+改良治疗技术干预,可有效降低渗漏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长,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造口护理 改良负压治疗技术 腹部渗漏伤口处理
  • 简介:【摘要】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处理浅表创面和深部引流的方法。该引流术能够彻底去除创面分泌物与坏死组织,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家禽致腹部开放伤行VSD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个案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VSD负压引流术 腹部开放伤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新封闭伤口引流技术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2023年1月~6月期间,我院60例肠造口黏膜旁伤口感染患者,并分组,n=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创新封闭伤口引流技术对伤口进行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状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肠造口黏膜旁伤口感染患者采取创新封闭伤口引流技术对伤口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 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 伤口护理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封闭吸引术对难愈性蛇伤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难愈性蛇伤溃疡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彻底的清创减压,给对照组患者提供生理盐水灌注冲洗联合封闭吸引术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提供复方黄柏液灌注冲洗联合封闭吸引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浓度、创面疗效的指标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FGF和EGF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二期缝合/二期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难愈性蛇伤溃疡患者而言,复方黄柏液联合封闭吸引术有利于推动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缩小创面面积,减轻溃疡部位的肿胀和疼痛感,提高创面的愈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难愈性蛇伤溃疡 复方黄柏液 封闭负压吸引术 生长因子 中医证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技术联合湿性敷料用于慢性伤口护理中对患者换药次数及有效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收诊的64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分组法分组后对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实施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30/32)和81.25(26/32),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愈合情况和换药次数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伤口护理中对患者采取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患者的愈合时间缩短,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护理 患者换药次数 有效率 影响
  • 简介:  摘要:总结和探讨左肾结石患儿实施微创碎石取石术的护理重点。本案例通过1例对1例学龄前肾结石患儿可弯曲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下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多次微创手术模式结合并配合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患儿手术顺利,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左肾结石患儿 负压吸引鞘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疮预防管理在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压疮预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疮预防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包括定期翻身、皮肤护理、使用合适的床垫等措施;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处理。对两组患者的疮发生情况、发生部位、分级等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中,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疮发生部位多为骶尾部和髌骨突,而对照组发生部位分布更为广泛。此外,观察组中发生的疮多为一、二级,而对照组中常见三级疮。结论:疮预防管理在疮预防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疮预防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压疮预防管理 压疮预防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在骨科治疗实践中,患者常会遭遇各种复杂疾病伴随的并发症,且通常需要漫长的康复过程,这无疑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带来重大压力。有效的术后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遵从性和参与度,还具有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的重要作用。针对个体化护理需求的满足,是现代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它激发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有效缩短恢复时间。本研究旨在深入讨论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实践和进展,期望为未来骨科护理提供实用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骨科病房 优质护理 实施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疮风险预警护理在脑梗死介入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时段,筛选此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电脑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50,疮风险预警护理),从疮发生率、护理前后疮知识掌握评分两个方面综合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疮发生率,经 x 验证,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疮知识掌握评分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疮知识掌握评分,经 t 验证,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疮是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过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可对疮进行有效预防,有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以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信息内容,其中眼睛实现占比达到70%,然而眼睛本身是非常脆弱的人体器官,而且我国眼科疾病患病率极高,城市青少年群体来讲,近视疾病发生率占比是67%,白内障病患有2.8亿人次左右,特别是老年群体患病率极高,青光眼病患有2100万人次,这些都在说明眼病发病率极高,当患者出现上述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其他严重病症,促使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为此需高度重视眼睛防护工作。此次研究主要针对眼科病房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对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进行深度调研。方法:主要以近几年眼科接收的病例展开临床调研,坚持完成调研者有100例,将护理模式作为依据实施组别处理,对照组主要选择常规操作,观察组将以上述为基础,并联用心理护理,每组病例都是50例,对此次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况给予调研,评估此次围治疗指标情况,评估小组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干预前病患有一定的不良心理,导致其无法配合各项工作,为此对其实施护理服务,患者心理状态发生改变,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恢复程度比较突出;对围治疗指标实施调研,结果是对照组评分不佳;通过满意度问卷形式展开调研,对照组不满意病例占比大(P<0.05)。结论:此次主要以眼科护理切入点,对心理护理的作用进行临床调研,结果其在护理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更能保证护理质量。

  • 标签: 眼科护理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童水痘病中行家庭病房模式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儿童水痘病患者68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行家庭病房模式护理。比对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感染、精神萎靡、神经系统症状等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于儿童水痘病患者中行家庭病房模式,有利于控制并发症,提高护理安全性。

  • 标签: 儿童水痘病 家庭病房模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人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母婴健康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了100例产科人文病房的母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包括产后床旁陪护和护理指导等服务,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通过医患沟通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接受母婴床旁护理的患者在产后康复和育儿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状态,在医患沟通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得分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母婴床旁护理的患者在院内住院时间更短,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更为肯定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产科人文病房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对母婴健康和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提供床旁陪护和护理指导等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产后康复和育儿情况,增强医患沟通,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产科人文病房的患者提供更全面、贴心的护理服务,促进母婴健康。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 人文病房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和疏导对策。方法:选择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在我院重症护理病房的护士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焦虑,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调查可知,重症房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自的方面不同,结合其心理压力情况,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重症护理病房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大,有效的分析护理人员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重症护理病房 心理压力 疏导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