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是新生儿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大动脉转位术(arterialswitchoperationASO)是D—TGA新生儿存活的唯一根治方法,但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以及新生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的生理特点,术后存活率不高,因此术后监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ASO术后护理经验,在小儿心外科ICU监护常规的基础上,着重就ASO术后应该重点监护但临床上落实不够的如术后镇静镇痛、心包填塞监测、左房压监测,以及ASO术后低心排的处理等难点问题和呼吸机模式与参数的设定等方面探讨新生儿行ASO的术后监护方法,藉以提高TGA新生儿ASO的监护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畸形 大动脉转位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我院4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回顾,全部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术,术前注意患儿心理护理,加强与麻醉医生配合,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做到主动、默契的配合,并注意药物的使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结果42例患儿总体外循环时间36~156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治愈36例,4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2组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协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矫治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手术 护理
  • 简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implantablecentralvenousaccessports,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它主要由一根硅胶或聚氨酯材料的导管系统和供穿刺的钛合金穿刺座组成。国外自1982年起开始使用,现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及胃肠外营养等领域。输液港不仅有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同时与其他中心静脉导管相比,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输液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临床中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普外科76例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喂养方法,观察组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方法,观察两组营养指标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前营养指标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完全胃肠外营养 普外临床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实施完全胃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到本院治疗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共84例,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析病人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概率。结果:护理后1天,两组对比(P>0.05),其余时间段实验组病人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4.76%)低于对照组10(23.81%)(P<0.05)。结论:对接受完全胃肠内营养干预的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开展护理,可改善病人的营养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

  • 标签: 颅脑外伤昏迷 完全胃肠内营养 护理 营养指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脊髓损伤不完全瘫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包括肢体主被动训练、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以及预防肺不张等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通过制定整体护理措施能使患者尽快康复。结论:通过患者在住院期间实行整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尽快进入到康复阶段,从而抓住急性期的康复锻炼,使患者能尽早回归社会。

  • 标签: 脊髓损伤   不完全瘫    护理
  • 简介:摘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是临床上很少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占有比例较高。早产儿是指28~37周出生的新生儿,一般适应能力和器官功能较差,体内各器官未完全发育。同时,很容易产生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等症状。本文通过介绍简易式早产儿气液引流器的设计原理、实现技术方案和评估性能测试,以期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提升其生存率。

  • 标签: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先天性心脏病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关节松动术+超短波治疗仪应用在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100例TMD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5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纳入50例,行关节松动术+超短波治疗仪治疗),评价组间最大张口距离、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张口距离更大,VAS、CMI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TMD患者行关节松动术+超短波治疗仪治疗,能够改善张口受限、疼痛等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松动术 超短波治疗仪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36例IKD患儿,结合临床观察、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2g/kg,单次使用)等联合用药治疗;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者加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36例患儿用药2d-4d体温均降至正常,8d-14d临床治愈出院.有冠状动脉改变者出院后跟踪随访3个月-6个月,经超声心电图检查示已恢复正常.[结论]提高对IKD的认识,加强护理和对病情的观察,早期识别,尽早使用IVIG治疗,可有效减少冠状动脉病变.

  • 标签: 不完全性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3种植入途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5例,均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按照植入途径的不同,患者被分为经颈内静脉穿刺(A组,n=25),经锁骨下静脉穿刺(B组,n=25),经头静脉切开植入(C组,n=25),对不同植入途径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阶段相关不良反应,不同植入途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经颈内静脉穿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经头静脉切开植入均安全、有效,建议临床掌握多种植入途径,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植入途径 临床效果
  • 简介:碾压伤是指车轮推碾和轧压人体造成的损伤,碾压部位常见严重的多发骨折、多发性内脏破裂出血,致肢体离断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2015年1月5日,我们收治了1例左下肢碾压伤致左髋离断左下肢缺损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

  • 标签: 碾压伤 髋关节离断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完全管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完全管理模式。结果:施护前服药依从性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服药依从性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施护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F-36生活质量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运用完全管理模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完全管理模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血液肿瘤,予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程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例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予以患者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分别为观察组(n=30,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程护理)、对照组(n=30,常规护理),比较不同干预方案下患儿的疼痛程度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植入后3d、5d及7d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值,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p<0.05)。结论:针对儿童血液肿瘤,予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程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儿童血液肿瘤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口腔按摩在促进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过程中的临床效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新生儿科的符合标准的早产儿59例,采取随机信封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早产儿常规护理外,加入口腔按摩,比较两组早产儿过渡至完全经口喂养所需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的发生率、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开始经口吸吮及完全经口吸吮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护理早产儿时加入口腔按摩可促进早产儿提早完全经口喂养,减少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的发生,促进体重增长,减少住院天数。

  • 标签: 早产儿 口腔按摩 低出生体重儿 经口喂养 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行化疗这一手段在治疗血液肿瘤患儿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我院的2019.7-2020.6期间的50位确诊为血液肿瘤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方式,最终观察穿刺过程中的损伤与并发症情况、植入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50例患儿穿刺过程全部成功,无损伤与相关并发症发生,植入后有5位患儿出现异常情况,经研究后解决,其余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且家长满意度高达94%。结论:就儿童而言,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进行化疗过程中的效果较常规方法更有优势,所以建议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中大量应用。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血液肿瘤 并发症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血液肿瘤治疗中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作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的62例血液肿瘤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31例/组,均采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将两组血液肿瘤患儿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置管时间(24.51±3.76)分钟短于对照组(26.17±2.88)分钟,置管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96.77%),但是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感染、局部血肿、机械性静脉炎、夹闭综合征)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5.8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血液肿瘤治疗中采取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血液肿瘤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CTO都需要介入治疗。由于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殊性,目前还缺少有力的临床研究证实CTO-PCI可以改善CTO患者的预后。介入治疗手段多用于改善有明确缺血证据的患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CTO-PCI是目前PCI领域难度最大的一类手术,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实践中应合理选择需要进行CTO-PCI的患者,根据现有的流程图制定首选策略,并在不同策略中进行安全、合理、高效的转化,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

  • 标签: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 介入治疗 患者选择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们医院接受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入的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了100例儿童血液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置入手术。记录了置入港口的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并分析了相关数据。结果 置入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平均使用港口的时间为18个月。在治疗期间,港口使用过程中的感染率显著降低,并发症较低。患者和家属对港口的外观和便利性普遍满意。结论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和较低的感染发生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作为一种可靠的输液途径,在儿童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儿童 血液肿瘤 临床应用 护理
  • 作者: 伍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11-27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26期
  • 机构: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56名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对其进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植入和管理,并进行了一年的随访观察。通过对比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血液肿瘤治疗中显著提高了输液效率,降低了血液感染的风险,减少了疼痛感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统计学分析显示,在输液效率、感染率、疼痛评分等方面,与传统输液方法相比,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具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血液肿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前景,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团队需要妥善管理和维护输液港,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儿童 血液肿瘤 临床应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