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总结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加拿大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美国指南网、EBMreviews、Nursingconsult、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内关于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的所有指南、系统评价及诊断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以专家共识为基础指南1篇,系统评价2篇和诊断性研究4篇。建议医疗机构根据证据要求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态和生长发育风险筛查工具更容易实施,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49%,且其筛选高风险患儿的特异性更高;约克郡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筛检低风险患儿的敏感性更低。结论营养状态和生长发育风险筛查工具用于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时易于实施,敏感度高,对评估者无特殊要求,较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住院患儿 营养风险筛查 证据总结
  • 简介:[目的]评估重症胰腺炎术后的营养状况。[方法]对80例重症胰腺炎术后病人营养风险评估及给予现状分析并进行干预。[结果]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给予营养风险的干预,可明显提高重症胰腺炎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术后实施营养风险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胰岛功能及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预防和减少坏死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胰腺炎术后 延续护理 营养风险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评估老年肺癌患者围化疗期营养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54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无营养不良风险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营养不良风险组实施综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和营养状况评分。结果:营养不良风险患者33例(NRS2002≥3分),无营养不良风险患者21例(〈3分),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61.11%;干预后两组BMI、ALB值均下降,但干预组指标平均降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应及时评估此类患者的营养风险并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以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老年 肺癌 化疗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力状况评分、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量表、24h膳食调查表及治疗不良反应调查表对结束放疗的肺癌患者200例进行调查,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8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102例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为22例,占11.00%,中度营养不良患者为80例,占4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同步放疗、摄入总热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是影响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较高,对肿瘤分期、同步化疗、摄入总热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影响放疗期间营养的因素应引起重视,尽早提供营养咨询与营养干预,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 放疗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营养早餐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7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自由选择早餐,观察组采用糖尿病营养早餐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空腹、餐后2h、餐后4h血糖值、血糖负荷及患者对早餐的主观感受情况。结果观察组餐后2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t=5.726,P=0.000);观察组血糖负荷值低于对照组(t=14.634,P=0.000),高血糖负荷食物少于对照组(Z=32.903,P=0.000);观察组早餐口感、耐饿程度及接受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营养早餐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控制有益,患者对早餐的主观感受较好。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血糖
  • 简介:[目的]观察营养要素跟踪管理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营养要素跟踪管理法护理干预。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改良主观营养评分(MQSGA)以及血白蛋白检测值作为营养评价指标,腎病专用生活质量调查简表作为生活质量的评价工具,该调查简表包含腎病和透析相关生活质量(KD-TA)和一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SF-36)[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营养评价指标(MQSGA、MIS、血白蛋白)和生活质量评价指标(KDTA、SF3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营养要素跟踪管理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要素 跟踪管理
  • 简介:文章指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机制,综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量型方案、宏量营养素方案及微量营养素方案等营养支持方案,以及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影响,以期为营养支持方案具体细节的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支持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有效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足跟采血检验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口中滴注葡萄糖溶液,研究组新生儿给予葡萄糖溶液吸吮后进行非营养性吸吮。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和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评分简表(NFCS)评估两组新生儿疼痛情况。结果:采血中及采血后研究组新生儿NIPS评分以及NF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足跟采血新生儿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有效缓解其足跟采血所至的疼痛刺激,减轻新生儿痛苦。

  • 标签: 早产儿 足跟采血 非营养性吸吮 疼痛
  • 简介:目的:了解6个月以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患儿术后的营养摄入状况,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收治的6个月以下行CHD手术的9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及anthro3.2.2软件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结果本组93例CHD术后患儿中,低体质量30例、生长发育迟缓28例、消瘦17例,发生率分别为32.3%、30.1%、18.3%,非营养不良的患儿仅有18例(19.3%).结论对于CHD术后患儿,医护人员应加强有效喂养,制订合理的喂养方案,建立长期营养支持系统,尽可能满足术后患儿对营养的需求.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