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静脉配液中减少西林瓶残余药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从静脉配液西林瓶中抽选120支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静脉配液,统计西林瓶中残余药液量;再选择120支列为实验组,采取新型配药法进行静脉配液,统计西林瓶中残余药液量;对比两种不同配药方法对于减少西林瓶残余药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西林瓶中平均残余药量为(0.094±0.007)mL/10mL;对照组西林瓶中平均残余药量为(0.315±0.011)mL/10mL;实验组西林瓶中平均残余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677,P

  • 标签: 静脉配液 西林瓶 残余药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静脉配液中减少西林瓶残余药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从静脉配液西林瓶中抽选120支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静脉配液,统计西林瓶中残余药液量;再选择120支列为实验组,采取新型配药法进行静脉配液,统计西林瓶中残余药液量;对比两种不同配药方法对于减少西林瓶残余药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西林瓶中平均残余药量为(0.094±0.007)mL/10mL;对照组西林瓶中平均残余药量为(0.315±0.011)mL/10mL;实验组西林瓶中平均残余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677,P

  • 标签: 静脉配液 西林瓶 残余药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内压、胃残余量联合应用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80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采取腹内压监测,观察组则采取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比较两组预后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内压、胃残余量联合应用,有助于减少ICU患者肠内营养不良反应,从而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腹内压 胃残余量 ICU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血液净化对于维持性血透病患的影响分析。方法:对2021年4月-2022年5月行血透治疗的70例维持性血透病患进行研究,并分为LFHD组和HFHD组,前者行LFHD治疗(低通量血透),后者行HFHD治疗(高通量血透),分析2组的TG指标、TC指标、P指标、β2-MG指标和RRF指标情况。结果: HFHD组TG指标、TC指标、P指标、β2-MG指标和RRF指标情况改善均优于LFHD组,两组对比,P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HFHD LFHD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身浸浴护理在预防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8年5月-2020年5月,分成两组,参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研究组实施全身浸浴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残余创面愈合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全身浸浴护理 大面积深度烧伤 残余创面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2-2020.2收治的 88例进行机械通气并且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将所有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 44例,采用床旁超声来监测患者的胃残余量),对照组患者( 44例,采用回抽胃液法来监测胃残余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可以指导营养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 ICU住院时间,减轻护士的操作时间 ,值得大范围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胃残余量监测的护理效果,分析胃残余量监测在此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重要性。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监测组各41例,在给予两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促胃动力药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监测胃残余量、监测胃残余量处理,观察21天后两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监测组患者中营养达标的例数更多,营养达标率更高;发生呕吐、返流/误吸、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例数更少,总发生率更低。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时,实施胃残余量监测是提高患者营养达标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良好措施。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支持,胃残余量,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4年9月7~11日,第18届国际肿瘤护理会议(ICCN)在美丽的中美洲国家巴拿马隆重举行,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肿瘤护理工作者40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分享肿瘤护理新进展。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提高领导力、团结与同情心",主要内容涵盖了肿瘤急症、照顾者护理、健康教育、姑息护理、支持性护理等18个模块。

  • 标签: 肿瘤护理 中国肿瘤 中美洲国家 护理领域 中华护理学会 专委会主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肿瘤康复模式的应用对于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的作用效果,主要分析该模式在焦虑情绪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开始后,首先需从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之间接收的肿瘤放化疗患者中选出7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3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设定其为对照组;针对另外35例患者应用肿瘤康复模式,设定为研究组。组间对比各自的护理干预成效。结果:从SAS、SDS评分的角度分析,入院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从睡眠、精神等方面调查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入院时组间对比差距较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评分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而言,依照肿瘤康复模式的规划为其提供护理干预服务具有良好的益处,不但能够促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排解,并且可以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康复模式 肿瘤放化疗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中应用床边超声监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试验时间段选取2020.10-2021.10,试验内容:研究对象从在我院重症室收治的需要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中选择70例。应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分35例常规组实施回抽胃液法检测胃残余量,35例研究组实施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比分析70例患者的(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比常规组低, P

  • 标签: 床边超声监测 胃液法检测 肠内营养 胃残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