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加及继发骨折。绝经骨质疏松症是发生于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特别在绝经明显高于男性,绝经妇女可高达25%~50%。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日益增多,加强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并学会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绝经后 妇女 骨质疏松症 预防 护理指导
  • 简介:总结分析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体会,探讨相关护理对策。

  • 标签: 骨质疏松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变脆、骨折、背部凸以及身高变矮常被认为是年龄老化的必然结果,实际上,这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症状。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中国的OP患者约为8390万人,发生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6%,每年因OP而并发骨折人数的百分率也将在两位数以上。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OP的重要策略。本文总结对OP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健康教育 年龄老化 OP 人口数 发生率
  • 简介:有关骨质病变如小儿佝偻病和老年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等疾患,在临床上颇为多见。中医辩证施治理论认为,此为“脾肾两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气血之源,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来帮助消化吸收食物的。因此脾脏的功能健全,消化吸收能力就强,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主要依赖于肾脏的功能健全。如肾脏的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生长发育 脾的主要功能 老年人 中医辩证施治 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围绝经期女性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10月在本院就诊的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绝经期女性 120例,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60)及观察组( n=60)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降糖及自我保健等方面医学知识了解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前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 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绝经期女性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围绝经期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究竟能否影响女性骨质疏松,为探究此问题此次针对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和骨质疏松之间的联系作为主要的探索方向,以求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结果。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截选来自就诊的52名患者,所选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1月~2019-1月中,以不同的年龄段区分两组患者,[51-56]岁作为对照组,[45-50]岁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个人信息等数据都不具有明显差距,将雌激素与骨代谢指标作为判断结果的主要标准。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发现,观察组的雌激素水平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骨代谢指标时,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参照标准,取得的数据较小,两个数据相比,在数据结果上差异较大,可作为统计学意义思考。结论:雌激素水平与骨代谢以及骨密度有着密切关系,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骨密度也会跟着降低并导致骨代谢各项指标出现异常。

  • 标签: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 骨质疏松关系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自理学说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理学说进行护理,内容包括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支持教育(情感支持与信息支持),并观察两组患者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并发例数、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率情况。结果两组平均卧床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并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率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补偿护理保证了患者安全复苏,避免并发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部分补偿性护理使患者形成了积极向上态度,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来,缩短了平均卧床天数和住院天数;信息支持提高了患者知识掌握率,促进患者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自理活动。

  • 标签: 自理学说 老年 骨质疏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以2019.01-2020.12来院就医的骨质疏松老年患者96例为调查对象,以护理模式不同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骨密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8.0607、6.2578(P<0.05)。结论:以优质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既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背疼痛,还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骨密度 优质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就是糖尿病和骨质疏松。近几年,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病概率明显升高,尤其是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病人数逐年上升,所以,加强对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护理措施探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以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护理为探究重点,进一步研究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护理进展,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社区人群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1年6-12月对江苏省南京地区9049例40岁以上社区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史。共发放问卷9983份,收回有效问卷9049份,有效回收率90.6%。结果社区人群中只有30.7%曾经听说过骨质疏松症,18.5%听说过骨质疏松性骨折。所有被试者中52.9%有意识地补充牛奶,补充钙剂者16.0%,补充维生素D者7.1%,47.2%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对于骨质疏松的认知有显著影响。是否发生过脆性骨折对除喝牛奶以外的其他因素均有影响。结论社区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总体认知水平较低。建议采取3级防治的干预措施,特别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年轻、男性人群的教育。

  • 标签: 社区人群 骨质疏松症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中开展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老年科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抽取15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了延续性护理,疾病控制有效率显著更高,且和对照组患者相比,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方法充分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症状,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患者及其家属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延续性护理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择8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疾病的治疗。随机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传统护理方式配合治疗,实验组施加临床护理。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其疼痛情况之间没有统计意义,在疾病治疗,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更低,满意度更高。结论:临床护理方式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能够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因此这种方式应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分泌失调 骨质疏松症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