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教练护理管理对门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将本医院门诊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40例采取教练护理管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就诊等待时间、分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分诊漏诊率、分诊误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诊准确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练护理管理的实施,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水平;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教练式护理管理 门诊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屉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4月在医院进行医治的12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抽屉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抽屉管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抽屉式管理 儿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阐述了护理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处理原则,对产科中的护理危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估,总结加强产科危机意识管理的具体方法,结合4R危机管理理论实施正确的管理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以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 标签: 产科 危机护理管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走动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0人。对照组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整个过程中采用走动管理的模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调查,分析主动管理模式在门诊调整护理中所发挥的价值。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明显看出,通过采用走动管理的方式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主动管理的方式,有利于提升护理的质量,同时可以做好风险管控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今后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门诊导诊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走动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门诊部中随机选取132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采用抽样调查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和实验组6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实验组实行走动管理,对比两组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导诊护理质量、门诊护理安全、分诊服务质量、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和管理药物。管理前,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导诊护理质量、门诊护理安全、分诊服务和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管理药物)评分明显少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分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走动管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提高门诊导诊的护理质量,提高医院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门诊导诊 护理质量
  • 简介:通过分析精神病房实施开放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影响因素,介绍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杜绝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确保精神病房开放管理的安全实施,使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神病房 开放式管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共同参与护理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的内科护理人员68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选2020年3月-2021年3月与我院的内科护理人员68例为研究组,应用共同参与护理管理。结果 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比研究组低(P<0.05);对照组对护理管理方式满意度的各项评分均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 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共同参与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且护理人员接受度、满意度高。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 提高内科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管理在代谢综合症出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46例代谢综合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儿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出院后观察组实施家长参与管理,对照组患儿定期到医院就诊。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儿生活方式、体格指标和血压、生化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方式优于对照组(均P<0.01);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serum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laurateglycerin,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降低情况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HDL-C)增高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结论家长参与管理可改善代谢综合症出院患儿生活方式,降低其体重和血脂水平,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家长参与式管理 儿童 代谢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ase Manager在妇科快速康复路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份至2020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下附件手术的200例患者,按照住院号数字奇偶数分为对照组(100例,传统模式管理妇科快速康复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组(100例,Case Manager管理下妇科快速康复路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佳(P<0.05)。结论:将Case Manager融入妇科快速康复路径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对医院整体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Case Manager 妇科快速康复路径式管理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应用PDCA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体检中心接受的体检者中抽选160例,列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再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体检中心接受的体检者中抽选160例,列为实验组,接受PDCA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体检者体检可信度评分、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体检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48、6.068、6.842、18.544,P

  • 标签: PDCA式健康教育 体检中心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预防医院感染中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的作用。方法:我院从2020年初改革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层级责任制管理,创建完备层级管理系统,确立各层护士详尽工作责任,及其按照层级制度改革工作内容划分与培训计划,将其命名为观察组;2019年为实施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随后对比观察组实施后与对照组实施前的管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手卫生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上报制度等管理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层级式责任制 感染科 医院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讲演护理查房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其对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 择我院20名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和300件器械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每个月进行两次讲演护理查房,并对比实施讲演护理查房前后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操技能评分情况。结果 针对消毒供应室300件器械各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包装、灭菌、消毒、清洗、发放)实施前各项质量情况低于实施后;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评分后得出,实施后各项评分总体偏高,实施前较低;两组实施前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检验有意义(P<0.05)。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讲演式护理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讲演护理查房对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20名工作人员,和300件消毒物品作为分析目标,文中简称对照组,与2022年1-12月时间段内相同的工作中和相同数量的物品称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为讲演护理查房质量管理,比较两组质量管理后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物品消毒质量合格率、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讲演式护理查房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便携吸痰包对呼吸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科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吸痰备物)和试验组(25例,使用便携吸痰包),对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的血氧饱和度提升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吸痰包在对呼吸科进行护理管理时,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吸痰操作,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 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 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开放护理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的开放模式。为了提高临床教学的实践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科于2005年7月,根据护理专业实习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习特点,以培养护生多元化能力,提高护生综合技能为出发点,在护理教学及管理方面,制定出开放教学法及护理带教管理方案,使实习护生的实际能力得以全面的提高。现将其介绍如下。

  • 标签: 开放式护理 护理管理 教学法 外科应用 护理教学模式 教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一站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7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85例患者组成对照组,实施传统门诊护理;85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实施门诊一站服务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平均缴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一站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门诊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一站式服务 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