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环节。因此,要有效地回避风险,防范减少护理纠纷,维护护患利益,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将护理风险管理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风险 管理 利益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尤其是针对医护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训教学更加重要,只有通过实训课程的考核,才能够拥有实践的资格。为此,在对护理实训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护理实训设备管理维护的有效策略,进而便能够推动护理实训课程的开展,培养更多的护理专业优秀人才,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创新能力。

  • 标签: 护理实训设备 管理 维护
  • 简介:内镜手术的实施与内镜设备及内镜辅助手术器械有着重要的关系,内镜手术由于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专科手术中。内镜手术设备属于高科技设备,高精密器械,对设备辅助仪器的有效管理、保养使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仪器 清洗 消毒 维护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风险管理在PICC护理门诊维护病人中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风险管理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门诊维护病人10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50例设置为研究组,给予风险管理;双数50例设置为参照组,给予常规PICC护理。结果: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管理 并发症发生率 PICC护理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维护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择取我院ICU于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40例/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留置导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35.00%,差异比较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留置导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比较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改善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将推广这一护理模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患者 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利于维护良好护患关系的病房管理方法。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患者8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2例,实验组396例。实验组从规范病房环境、患者管理、陪人管理护士自身言行4方面进行干预,对照按照常规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对病房环境、患者管理、陪人管理护士自身言行的规范,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的病房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规范病房管理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科仪器设备维护管理新方法。方法 对麻醉科仪器设备维护管理过程造成影响 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分析总结针对性地制定麻醉科仪 器设备维护管理相关措施,对设备管理制度的健全还有落实、业务培训的加强、环节的管理需要更加仔细。 结论 麻醉科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的科学性,能够有效的提高麻醉的质量以及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麻醉科 常用仪器 精细化 维护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血管通路维护中是否开展分组管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管理模式)与实验组(35例: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管理干预后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2.86%)以及动静脉内瘘失功率(2.86%)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分组管理模式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在开展临床疾病治疗操作的过程当中,使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课题研究期间使用的方法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脉留置针的维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实验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参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对比二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值<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时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并发症发生,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 维护效果 护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20年10月开始施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38名护理人员为探究组研究对象,同时纳入2020年5~9月期间我院38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实践操作的总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管理后,两组护理质量的总评分均有提升,且探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水平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医院产科收治 2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住院期间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产妇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期间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 P< 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产妇( P< 0.05)。结论:通过强化产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够进一步减少产妇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从而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安全 强化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PICC维护网在肿瘤 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肿瘤 PICC 置管治疗的 110 例患者,依据其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n=55 )与观察组( n=55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 PICC 维护办法,观察组建立 PICC 维护网进行维护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2.73% ( 18/55 )、 9.09% ( 5/55 ),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81.82% ( 45/55 )、 98.18% ( 54/55 ),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肿瘤 PICC 置管患者当中应用 PICC 维护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出院后的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肿瘤 PICC 置管患者 PICC 维护网 导管维护
  • 简介:[摘 要] 目的 调查我院ICU护理人员对呼吸机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方法 通过3个月对我科30台呼吸机及附件的日常维护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收集呼吸机使用消毒后的采样实验室结果及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总结影响呼吸机安全管理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86例,细菌采样合格组63例,占73.26%,采样异常组23例,占26.74%;单因素分析显示,ICU工作时间、层级、呼吸机相关认知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ICU 护理人员 呼吸机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随机择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PICC置管患者60例进行实验探索,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与研究组(30例,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患者堵管、管道脱落以及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合理应用到PICC置管患者中,可以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加快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恢复进程,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维护 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