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嵌体是一种嵌入牙冠内,用以修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及功能的修复体。与树脂修复体相比,嵌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修复方式,其磨除牙体组织少,可以更好地恢复牙体缺损牙齿的形态和功能。瓷嵌体具有天然牙的颜色和半透明性,且美观性好。在牙体缺损修复临床工作中,由于嵌体体积小,外形不规则,传递中不容易夹持,在传递过程中,涂抹在嵌体组织面上的接树脂,很容易被到医护人员的手套上,从而影响接操作,也容易使接树脂材料的量减少,不利于嵌体良好的接。为了改进护理传递过程中的上述问题,经临床实践介绍一种通过利用牙龈保护剂和涂药棒自制的接棒传递嵌体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它可以补充营养、水分,进行药物治疗和负压引流。保持胃管通畅是留置胃管护理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病人胃内食物残渣过多,误吞入胃内的痰液、口腔分泌物黏稠,导致胃管严重堵塞。传统的方法是用50m1.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冲洗,费时费力,且难以彻底清除胃管壁黏附物。为此,我科采用中心负压吸引方法解决35例严重胃管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护理 中心负压吸引 粘堵 临床护理工作 口腔分泌物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大众的口腔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对自我美观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大众病情的日渐复杂化,加之口腔医疗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取得新进展,护士的地位也日渐提升和得到重视,同时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很多临床患者的病情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无法完成治疗,需要多个科室联合采取多种手术方法完成,此类连续手术也需要护士的精心准备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佳临床效果。为了满足广大患者要求以及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护理的发展要求,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此类连续性手术的相关配合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列举出“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以及断冠接术的护理配合”所需器械和配合要点,尽可能的培养医护配合默契、尽可能的达到患者预想效果、减少以及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多的了解相关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以便提高日后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周翻瓣 断冠粘接 四手操作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曾智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儿科病区随机抽取住院患儿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对照组用传统的无菌透明膜合用胶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液体外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脱管数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套管针留置期间给患儿带来日常生活的不便,更衣、睡眠、洗漱时无意中碰撞、牵拉、摩擦等刺激,可致留置针脱出和液体外渗。实验组160例患儿成功率、留置时间(>3天)和平均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针头脱落、重新固定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160例患儿中,局部红肿、皮肤过敏、液体渗漏、导管周围皮肤破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通透性好,舒适、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推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激光治疗仪通过其特定波长的光线直接作用于血液成分,展现出通过生物刺激效应改善微循环和促进血液成分良性调节的潜力,从而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本研究旨在评估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治疗高血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除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外,还额外接受了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武汉五体通泰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WT-JG-2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方式为每天30分钟的鼻腔激光治疗头进行鼻腔内照射,连续21天。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黏稠度、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血沉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特别是在观察组中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肢体麻木等有明显改善,且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或副作用报告。

  • 标签: 脖式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照射辅助治疗 高粘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阶梯思维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选取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抢救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护理模式)与阶梯组(34例,阶梯思维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护理效果、效率以及满意程度。结果:阶梯组抢救成功率100.00%,并发症发生率5.88%,高/低于常规组82.35%、23.53%(X²=4.570、4.221,P<0.05);预警时间(4.98±1.34)min、分诊评估时间(8.27±2.69)min、静脉通路开通时间(5.05±2.14)min、呼吸复苏时间(14.62±3.35)min,短于常规组(7.55±2.12)min、(12.65±3.08)min、(8.65±2.94)min、(18.27±4.54)min(t=3.772~6.245,P<0.05);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1.18%,高于常规组70.59%(X²=4.660,P<0.05)。结论:应用阶梯思维方式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护理抢救时间,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让家长对临床护理工作更满意。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降阶梯思维 护理抢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中运用阶梯思维在老年胸痛患者急诊分诊中的应用评价效果。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分析,根据急诊就诊时间,先后采用随机法将我院急诊收治的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共 96例老年胸痛患者分组,共 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诊方法进行分诊,阶梯组采用阶梯思维急诊分诊,比较两种不同护理分诊策略评价两组平均分诊时间、分诊准确率、开始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的差异。结果:阶梯思维组平均分诊时间、开始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阶梯思维组急诊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阶梯思维在老年胸痛患者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显著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缩短急诊分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开始抢救时间,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降阶梯思维 老年胸痛患者 急诊分诊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梯思维方式的护理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5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5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取阶梯思维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预后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思维方式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结局,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阶梯思维 新生儿窒息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期间,因重症肺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76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抗生素阶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8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3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21.05%,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思维方式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多发伤急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阶梯思维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率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等4方面所用时间更低,即救治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急救流程规范化、应急处理能力、接诊秩序、护理态度、病区管理5个方面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阶梯思维方式护理可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效率,患者的评价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降阶梯思维方式 多发伤 急救 效率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健康教育组,B组为对照组.给A组病人应用常规眼压药物加实施健康教育,给B组病人只应用常规眼压药,分别监测治疗24h、48h后两组病人的眼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24h后,A组病人的眼压低于B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48h后A组病人的眼压低于B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促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眼压下降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卫生教育 青光眼 闭角型 眼内压
  • 简介:目的观察纤酶不同静滴速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探讨纤酶的最佳静滴速度.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静滴速度分别为10滴/min、20滴/min和30滴/min,输液时间分别为2.5h、1.25h和0.83h,以7d为统计界限.结果3组患者7d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B两组较C组降低更明显(P<0.05).A、B两组凝血时间(BCT)较治疗前延长(P<0.05),C组治疗前和与A、B两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血小板(PLT)粘附试验(PAdT)、PLT聚集(PAgT)、纤溶酶原(PLG)较治疗前A、B两组降低较显著(P<0.01),C组与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均对PLT计数、出血时间(BT)无影响(P>0.05).A、B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C组较A、B两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纤酶静滴速度以20滴/min为最佳.

  • 标签: 降纤酶 静滴速度 急性脑梗死 血液学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阶梯思维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9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52 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6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26 例患者接受降阶梯思维方式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SAS、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Fugl-Meyer评分和 NIHSS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15 %,对照组为 76.92 %, P<0.05。结论 阶梯思维方式可有效缓解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对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老年 降阶梯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阶梯思维模式下的精准护理应用在留置导尿管膀胱痉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留置导尿管膀胱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阶梯思维模式下的精准护理),各40例,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7.50%,数据差异明显(P<0.05)。讨论:临床在留置导尿管膀胱痉挛患者中实施阶梯思维模式下的精准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同时对改善膀胱痉挛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降阶梯思维模式下 精准护理 留置导尿管 膀胱痉挛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