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尿路梗阻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尿线变细、尿线分叉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传统术式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割术(Tra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但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多。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汽化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下选择减胎术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865例因辅助生殖助孕技术而造成多胎妊娠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71例(27例3胎减1胎,6例3胎减2胎,38例2胎减1胎)采用经阴道B超下选择减胎术病人为研究组,给予手术前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手术后随访追踪.794例未减胎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流产率为9.86%(7/71),对照组流产率为6.05%(48/79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3胎减胎中3例流产,流产率为9.09%(3/33);38例2胎减1胎中4例流产,流产率为10.53%(4/38);对照组早产率为27.71%(220/794),研究组无一例发生早产.[结论]多胎妊娠病人进行选择减胎术是一种良好补救措施,减胎未增加自然流产率,特别是对于高风险双胎妊娠病人有效的护理与积极引导可降低早产率.

  • 标签: 多胎妊娠 B超 减胎术 护理 流产率 早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症行选择阴部内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总结7例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症行选择阴部内动脉栓塞术的护理特点和具体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加强阴茎局部的观察和护理、出院指导。[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异常勃起均获缓解,无发生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病人康复。

  • 标签: 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 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浸润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浸润膀胱癌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取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全切除作为参照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不同病理分期、不同分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周期、肿瘤特异生存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于浸润膀胱癌患者临床反响良好,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 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双胎之一胎畸形儿减胎术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5例双绒毛膜双胎的孕妇行孕中期畸形儿减胎术,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结果5例均获足月健康婴儿;术后7d均无早产、羊水过多、前置胎盘、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做好孕妇解释工作,减轻孕妇心理压力;术中密切配合,监测畸形儿减胎术后死亡情况;术后密切注意正常胎儿胎心率、孕妇宫缩、血压情况,以及被减畸形儿胎儿吸收和预后情况,并加强孕妇相关并发症观察与预防,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正常胎儿在术中术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双胎妊娠 畸形儿 减胎术 护理
  • 简介:Warren于1967年创建的远端脾肾分流术(DSRS)在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同时亦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但存在脾功能亢进缓解差的缺点,而我院对其进行改良并创建的选择脾胃区减断分流术(SDDS—GSR),随访证实术后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缓解显著,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可靠。2000年9月至今已实施30例,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5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断分流术 脾胃区 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远端脾肾分流术
  • 简介: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大网膜包肾术(selectiveperiesophagogastricdevascularizationwithomentorenopexy,SPCDV+ORP)治疗门静脉高压症86例,使病人缓解了脾亢,降低了门静脉压力,较好地控制了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同时又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明显降低,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门静脉高压症 大网膜包肾术 围术期护理 治疗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 简介:心电电极片是医院为了检测心电方面专用的医疗用具,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常用的心电电极片直接将心电电极片粘贴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使用者皮肤不适、出现过敏现象、严重者甚至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且揭除心电电极贴片时使用者会有疼痛现象。为此,笔者对心电电极片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电极片 过敏现象 铜扣 导电胶 临床应用 打孔器
  • 简介:心电监测仪是手术中常规监测病人生命体征重要的医疗仪器。在术前麻醉师常规将一次电极片按要求粘贴于正确的部位,但在术中由于消毒液浸润及病人躁动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电极片松动或脱落,增加了安全隐患。我们采用粘贴手术巾解决了上述问题,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手术粘贴巾 电极片 固定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术后皮肤恢复的满意度评价。方法:对照组采用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等离子射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面部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以等离子射频治疗3个月后,患者瘢痕明显变浅、皮肤油脂分泌均匀、红斑基本消退,毛孔缩小且肤色变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射频对痤疮凹陷瘢痕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抑制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射频技术 凹陷性疤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对压力损伤感染伤口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压力损伤感染伤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给予银离子抗菌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临床效果和护理有效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换药间隔时间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银离子抗菌敷料 压力性损伤伤口 感染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一次心电电极过敏风险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60例使用心电电极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合文献资料,年龄、过敏史、营养状况。分析患者心电电极过敏的风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使用心电电极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总结患者心电电极过敏的风险防控因素,具有较好的创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心电电极 皮肤过敏 保护
  • 简介:目的了解电极处皮肤损伤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3560例行心电监护患者进行调查。对53例电极处皮肤损伤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皮肤损伤与皮肤弹性、更换电极时间长短、洁肤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针对导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心电监护 电极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为护理教育者实施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护理大专生进行深度访谈,将所得资料使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4个主题:追求安全感的需要、受尊重需要、追求家庭健康的需要、自我实现需求。结论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心理动机,护理院校应加强新入校护理大专生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提升其对职业价值感的认知。

  • 标签: 专业选择动机 护理大专生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电极片发生改变皮肤组织损伤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日-2019年12月31日安置心电监护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管圈十大手法,对住院患者因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骨科使用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从5.19%降至2.48%。结论: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可有效降低使用电极片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心电监护 电极片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相关因素与针对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16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血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护理。结果:16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出血的因素:伴随有慢性疾病、术后感染、饮食不当等。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因素较多,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 出血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胶体敷料改良电极片在预防儿童皮肤损伤及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0例使用心电监护婴幼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例)和对照组(n=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电极片。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改良电极片。结果:在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4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医用无菌敷料水胶体敷料中的透明贴改良电极片,不但能降低患儿应用电极片出现皮肤损伤、过敏的发生率,还能减少更换时的疼痛现象,提高患儿舒适度,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改良电极片 预防 儿童皮肤损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肥厚鼻炎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慢性肥厚鼻炎患者共计8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设组别,对照组(n=44)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4)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慢性肥厚性鼻炎 护理 围术期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与胃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胃息肉患者分为APC组与EMR组,各46例。APC组采用APC治疗,EMR组采用EMR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生活质量、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P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EMR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EMR组,APC组术后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EMR组,术后GLQI评分高于EMR组,术后PGⅠ、PGⅠ与PGⅡ比值(PGR)及胃泌素-17(G-17)水平高于EMR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MR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息肉患者采用APC与EMR治疗效果相当,但与EMR相比,APC治疗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胃分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胃息肉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胃镜下黏膜切除术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水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慢性肥厚鼻炎患者行分析低温等离子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7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低温等离子治疗的慢性肥厚鼻炎患者展开研究,收集8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的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分值显著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慢性肥厚鼻炎患者行低温等离子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态和睡眠,促使其安心配合治疗,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慢性肥厚性鼻炎 低温等离子治疗 综合护理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