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告了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内干涉断层成像的护理配合,行术前准备、心理疏导及加强术中各项指征监测,预防并发症等。本组2例术中出现高血压、心绞痛等一过性并发症,1例发生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置入支架后症状逐渐缓解,复查OCT示支架充分覆盖病变部位,与血管壁均贴合良好,未见斑块组织突入管腔,其他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 标签: 冠状动脉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辅助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59例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辅助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对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5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中光学相干断层像辅助玻璃体切除术中巡回护士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并提供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0CT 术中OCT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血糖监测(CGM)的发展,简述了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实时CGMS、3C系统、iPro2回顾性CGMS、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微泰AIDEX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优缺点,分析了CGM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及捕捉低血糖,指出CGM技术已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发展 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对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取样法,选取了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入院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护理模式。观察指标包括生理参数监测、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在生理参数监测方面,实验组的血糖水平和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满意度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方面,实验组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论:因此,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生理参数控制、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改进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远程监测技术 护理模式
  • 简介:本公司研制生产的动态供氧监测系统是一种电子信息类产品。它是以医院中每个病区为单位,对患者吸气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管理的一套系统。

  • 标签: 监测系统 供氧 电子信息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和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患者使用远程监测设备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疗团队,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血糖监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标准糖尿病教育和护理。研究持续12个月,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医疗成本。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控制指标(HbA1c)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生活质量评分亦显著提高(P<0.05)。此外,远程监测组患者的医疗成本分析显示,长期看护成本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能降低长期医疗成本。推荐在糖尿病护理中广泛应用远程监测技术

  • 标签: 远程监测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医疗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医学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方法、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科需镇痛镇静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有4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新的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规范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就患者的镇痛镇静不足以及过度情况发生率来看,干预组明显低对照组低。结论:新的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和监测规范使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患者 镇痛治疗 镇静治疗 评估 监测
  • 简介:摘要:摘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2023年6月至12月间的5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对照组接受常规监测技术。观察指标包括镇静深度控制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和护理效果评价。统计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在镇静深度控制情况、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效果评价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实验组的镇静深度控制更佳(8.8±2.8 vs.对照组的6.8±5.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5%vs.对照组的10%,P<0.05),护理效果评价更高(89±1.8 vs.对照组的78±1.9,P<0.05)。结论: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镇静深度控制水平,减少患者不良反应风险,并改善护理效果,使检查过程更加顺利和有效。因此,该技术对于提升消化内镜检查的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 护理 应用
  • 简介:通过对重点科室空气消毒效果的监督与监测,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病区的空气消毒,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

  • 标签: 空气监测 院内感染 消毒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在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中,常会使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医院应当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器械处理的重要场所,需要完成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配送等工作,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门,同时也是全院控制感染的关键部门。本文就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和质量监测展开综述。

  • 标签: 器械 清洗 消毒 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内压监测技术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腹内压监测技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及对照组(经监测胃残余量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治疗),各4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胀、呕吐、腹泻等的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例(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20.00%),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患者,通过采用腹内压监测技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营养指标,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腹内压监测技术
  • 简介:不同病种、不同患者所用药品种类不同,每一种药物都有其不同的观察重点。在心内科硝普钠(SNP)应用较为广泛,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对光敏感,易失效;降压迅速易发生低血压,因此,做好护理监测十分重要。为了保证监测的及时性、可靠性,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也为了适应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举证倒置,我们设计应用了“特殊药物监测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药物监测 临床中的应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药品种类 化学性质 护理监测
  • 简介: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可提供24h内上百次血压测量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及药物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可靠数据。我院选用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护仪,该设备操作简单、仪器小、重量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小,使患者更容易快速熟悉和操作。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测量 血压监护仪 诊断技术 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监测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20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SA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个体化护理,并配备睡眠监测仪进行监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AHI)、血压等指标,评估个体化护理与睡眠监测仪联合使用对SAS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AHI明显低于对照组,氧饱和度得到有效改善,血压也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嗜睡情况减轻(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监测具有显著的治疗SAS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在SAS的治疗过程中,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仪的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睡眠监测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导睡眠监测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共计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各37例。比对两组的监测成功率与睡眠质量。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成功率更高,阻塞性暂停次数、觉醒次数、低通气次数均更少,睡眠潜伏时间更短(P<0.05)。结论:予以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可行推广。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仪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新人院病人的入院处置及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要求病人3短:即指甲短、头发短、胡须短,所以病区常规配备指甲剪,为病人剪指甲。但是1个病区30张-40张病床,只备2个或3个指甲剪为所有病人使用,而且《消毒技术规范》中也没有对指甲剪提出特别的消毒管理要求,这样在病区内交叉使用,成为病区内细菌传播的媒介和医院感染的隐患,为引起同行对指甲剪细菌污染的重视,我院在各临床科室对指甲剪的使用及消毒进行了调查,

  • 标签: 病区内 指甲 污染情况 《消毒技术规范》 监测 消毒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措施和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术中低体温的主要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术前环境预热、自然保温、保温毯、心理干预、输注液和库血加温等,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中体温监测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术中 低体温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对休克、急性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等危重病人进行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可为医生的诊疗提供重要依据。但在急诊抢救过程中,由于CV/,监测必须在深静脉置管后方进行,而且对穿刺技术要求较高,故有众多不便,同时一些偏远基层医院也没有条件进行CVP的测定。而肘静脉压测定可由上肢肘静脉穿刺测得,其方法简单易行,可在任何情况下问

  • 标签: 肘静脉压监测 急症护理 外周静脉压 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