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了31例颅脑术后再次行开颅手术的临床资料,归纳了术后并发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常见原因;分析了脑肿瘤切除术后至再次开颅手术前的临床主要表现及观察特点;提示术后24h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先兆,同时不忽略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发生:强调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预见性和分析能力;同时应强化急诊意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配合医生早期发现病变,准确诊断,抢在脑疝发生之前及时手术。

  • 标签: 切除术后 脑肿瘤 病情观察 脑水肿 开颅手术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表格式交班报告在外科病区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每日病情报告本设计为首页、新入(转入)、手术(危重、术后一级护理前3d),预手术、检查、预检查和末页。各硬骨头同按病情交班相关内容设计表格项目。护士在管理病人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类别的患者选用相关类别的交班分页,有目的选项填写后交班。结果:节省了书写时间,增加了直接为病人服务护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展了交班内容,适应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规范了交班形式。结论:表格式交班报告可以替代传统式文字叙述式交班。

  • 标签: 手术科室 病情交班本 改革 应用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分析小儿脑外伤术后的病情观察要点和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室收治的脑外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90例进行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详细记录过程,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基本治愈57例,好转明显31例,死亡2例。结论:对脑外伤患儿进行康复护理有利于减轻患儿病情,提高各方面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儿科 脑外伤 病情观察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通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行血液净化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饮食控制依从性、患者满意度上升。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行血液净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
  •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观察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临床见习模式。选择教学医院中有代表性4个内科科室,在临床和学院双带教老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问诊、检体观察和讨论内容,同时采用护理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比较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得分为(4.38±0.43)分,老师维度评分为(4.45±0.06)分,学生维度评分为(4.27±0.69)分,组织维度评分为(4.42±0.05)分,效果维度评分(4.54±0.56)分,均达到较好水平。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组织维度、学生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1)。结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和见习效果值得肯定,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本科护生 病情观察 护理课程 临床见习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护理时使用预见性护理的影响。方法:此研究选取2019/5/1-2020/6/30期间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基础护理;另外实验组40例,加用预见性护理。评价护理前后病人血压稳定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压值(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无差异(P>0.05);在护理过程加用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病人血压数值比另一组病人更稳定(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治疗的同时为病人提供预见性护理能够提升疗效,可提高病人就医体验与生活品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高血压 脑出血 预后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沙眼是由于不良卫生习惯引起的传染性眼病,发病多在儿童时期,是学校重点防治的“六病”之一,故学校每年组织1次学生健康体检及常见病监测。现将1998年—2002年我校学生沙眼患病情况监测结果汇报如下。

  • 标签: 患病情况调查 小学生 沙眼 预防 不良卫生习惯 学生健康体检
  • 简介:目的探讨SBAR模式对胰腺重症病房护士病情掌握能力的影响,以便为护士提供一种新的交班方式。方法以本院重症胰腺病房2016年3月-5月收治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病情汇报方式,以2017年1月-3月收治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借鉴SBAR模式,结合胰腺重症病房特点,设计病情观察及汇报表格作为胰腺重症病房护士病情观察及汇报路径。比较11名护士采用SBAR模式前后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一般情况、观察重点、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等4个方面病情掌握能力的差异。结果SBAR模式实施前后两组护士在一般情况、观察重点、护理措施、健康教育4方面评分及总分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提升幅度分别为8.5%、11.5%、12.0%、10.1%,其中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得分提高最显著。结论采用SBAR模式对重症胰腺患者进行病情交接班,内容全面、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提高了胰腺重症病房护士病情掌握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护士 胰腺重症病房 SBAR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12月34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立即进行动态的MEWS评分。根据患者入院的收缩压、心率、呼吸、意识评分及体温,瞳孔,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MEWS分值以及评分后所给予的医疗护理干预,研究的终点是住院患者的转归即好转、治愈、死亡。结果不同分数段MEWS评分(0-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评分值增加,患者病死率增高;当MEWS评分≥3分时,病情变化最快,当MEWS评分≥6分时,致残率较高,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论MEWS可早期快速地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危重症早期预警工具。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脑卒中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意义。方法:选择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105 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 105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液检验,比较最后的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 RDW 水平高于对照组, MCV 以及 MCH 、 MCH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同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 RDW 、 MCV 水平均高于地中海性贫血患者,而 MCH 、 MCHC 水平相对较低,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血液检测能为贫血患者的病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病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我院与2018年8月起实施急诊护理管理,分别选取急诊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急诊输液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析急诊护理管理应用前后的急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急诊护理管理前,出现5例输液反应、5例过敏性休克、6例心肌梗死先兆、4例高热惊厥、3例低血糖;急诊护理管理后,出现1例输液反应、1例心肌梗死先兆、1例低血糖,对比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分析急诊护理管理前后患者对急诊输液服务的满意度,急诊护理管理实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前后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急诊输液室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管理后,不仅能够提高输液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病情突变 急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心脏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后期或最终结局,心脏损害无法逆转。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于心衰患者病情平稳的影响因素。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是对院外的患者提供家庭支持及有效的护理内容,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为40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从用药依从性、饮食、情绪、睡眠等进行对照观察。对照组研究对象开展常规的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充分告知患者者及家属出院后的用药原则、饮食内容以及情绪及体重、容量管理的方法指导其记录,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按时门诊复查。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及情绪控制相比均较好,P < 0.05。 结论 观察组开展延续性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每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在慢性心衰患者临床工作中,延续性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