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状况.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92例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进行调查,同时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与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出现水肿的时间为术后0~149个月;无诱因水肿占64.13%;其中9例患者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患者生活各维度中,除精神健康外,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结论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较差,护士应当给予关注并结合发病及治疗情况提供优质护理.

  • 标签: 下肢 继发性 淋巴水肿 生活质量
  • 简介: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恶性肿瘤患儿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继意外伤害之后国内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2]。在恶性肿瘤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健康状况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威胁[3],这对患儿照顾者的生活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照顾者是与患者生活在一起并照顾其生活起居,执行大多数照顾活动并对患者负有主要责任的亲属及为患者提供免费生活帮助、信息和精神支持的亲戚、朋友、邻居[4-6]。虽然照顾者在支持和维护患儿健康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类特殊群体往往被医护人员所忽视。大部分患儿照顾者出现了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导致其生活急剧下降[7-8]。因此,癌症患儿照顾者也应该受到护理人员重点关注。本文对癌症患儿照顾者生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施加干预、改善癌症患儿照顾者的生活提供依据。

  • 标签: 癌症患儿 照顾者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行为管理对住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病人107例作为研究对象,一病区57例作为观察组,二病区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行为管理方法,包括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和行为监控;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2周后调查两组病人生活水平.[结果]观察组生活4个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行为管理能改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健康行为,提高生活.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教育 行为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2个养老机构406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得分为(102.82±17.76)分,51.48%的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能力及慢性病是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处于中等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状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并以影响因素为着手点,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根治术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电话随访和网络平台的方式实施延续护理,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总体优于对照组,除婚姻关系维度效果不显著外,两组患者在各维度干预后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值得在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宫颈癌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对改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生活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早期A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测评量表评估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2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干预组患者量表评分降低幅度更大;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评分改善更佳。结论积极为AD患者寻求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就医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综合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埋籽配合情绪管理对预期性恶心呕吐(ANV)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及情绪管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不良情绪,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估病人生活.[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埋籽能有效降低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

  • 标签: 耳穴埋籽 预期性恶心呕吐 情绪管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行为特征和照护需求。[方法]以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行为,自编生活行为特征及照护需求评估问卷,对湖北省咸宁市70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社区空巢老人并未满足良好的自我照护,生活行为的照护需求按顺位由高到低排列是卫生、如厕、起居、休息、家务;年龄、经济来源、患慢性病种数是影响其照护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关爱空巢老人的日常起居及进一步完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空巢老人 生活行为 照护需求
  • 简介:目的了解藏区免费职业教育护生(以下简称藏区护生)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self-ratinglifeeventschecklist,ASLEC)对120名藏区护生进行调查。两者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藏区护生心理弹性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LEC总得分为(39.88±9.75)分。藏区护生心理弹性及各因子与ASLES总分及其与学习压力、受罚和丧失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与人际关系和健康与适应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无论在藏区护生生活适应还是在专业学习上,学校和医院应制订和实施相应教学和心理支持措施,以提高藏区护生应对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 标签: 藏区免费职业教育 护生 心理弹性 生活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抑郁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南宁、柳州及贺州4个社区体检确诊为IFG者14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评估两组抑郁程度及血糖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血糖转归正常率高.[结论]IFG病人普遍存在抑郁心理,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降低IFG人群抑郁程度,提高正常血糖转归率.

  • 标签: 空腹血糖受损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抑郁 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52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222例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采血结束后对两组献血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液报废率,同时鼓励无偿献血者转为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赢得社会满意。

  • 标签: 血样采集 护理 持续质量管理 血液报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延伸服务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仅电话询问疾病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电话回访,并进行康复指导。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评分、ADL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延伸服务可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和信息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生活能力。

  • 标签: 延伸护理服务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加短信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按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出院后随访组定期电话加短信随访,对照组门诊随访,干预24个月后观察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出院第12个月末,随访组患者饮食控制和疾病认知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后第24个月末,随访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各条目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出院后第6、12、18、24个月末,随访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加短信随访干预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利于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生活方式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质量改进措施,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多重耐药菌分离率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比。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临床科室各项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较持续质量改进前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了临床科室对院感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降低了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