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仪器报警是指用于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连续动态监测的各种仪器,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使监测值不在设定值范围内或仪器功能异常时,而发出的报警信号[1]。ICU病房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应用于疾病监测治疗的仪器较多,据Varpio等[2]的统计,ICU内报警仪器的种类由1983年的6种已增加至2011年的40多种,美国紧急医疗研究机构列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十大危险因素,其

  • 标签: ICU 仪器报警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调查ICU床边监护仪报警现状的因素,给组建更全面的监护仪报警体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调查员自行制定的数据分析表,记录ICU床边监护仪持续10天的警报次数和警报处理结果。对参加调查的患者和护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收集。结果:根据数据分析每例患者监测仪平均警报30.8次,错误警报率达到65.31%,其中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心律失常、呼吸错误警报分别占比警报总数的63.99%、31.23%、39.25%、99.48%、86.42%,有意义和需要联系医生的警报分别占比总数的3.31%和2.14%。结论:在ICU中存在大量的错误警报和无意义警报,解决这种问题已经是当务之急。

  • 标签: 监护仪报警 重症监护室 报警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病人及医护人员对智能化输液报警器使用的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30名医护人员和2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使用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90.o%,病人对使用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89.5%。[结论]智能化输液报警器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输液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 标签: 输液 报警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无创正压通气主要被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包括慢阻肺患者以及早期呼吸衰竭等。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临床安全性,但是就无创呼吸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说,报警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降低无创呼吸机报警发生的概率,分析报警出现的原因,制定出相关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报警原因护理对策
  • 简介:行血液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静脉压报警,大多原因为:血流量不充足、血液回流不通畅、静脉穿刺部位渗漏或者静脉感应装置连接处有血液阻塞。这些原因可通过调节血流量、静脉重新穿刺或将静脉感应装置连接处的血液用注射器注回静脉壶内,静脉压便可恢复正常。在排除上述原因后,静脉壶无凝血症状,静脉压仍然报警,使血液透析无法继续进行,我们采用血液透析穿刺针解决了此问题。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病人 静脉压报警 静脉穿刺部位 装置 感应 针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预防心电监护仪误报警中应用安全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高唐县人民医院和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共90例(2021年5月~2023年3月)住院患者,重症监护室30例,胃镜室30例,儿科病房30例,其中,对照组45例(2021年5月-2022年4月)均行常规护理,另观察组45例(2022年5月-2023年3月)均行安全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39.02±5.11)分、SDS评分(40.11±5.22)分较对照组(43.38±5.23)分、(45.12±6.08)分较低(t=5.962,6.252;P

  • 标签: 安全护理 心电监护仪 误报警 预防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旨在对行心电监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所展现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2023年01月-2023年6月我科接受心电监护的4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将两组研究期间记录的各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包括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借助于统计学工具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经对比实验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仅有30.61%,与另一组相比明显降低,同时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21/22(95.45%),组间数据呈现(P<0.05)。结论 对心电监护患者临床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心电监护仪错误报警的发生机率,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且患者就医安全性更高,对此护理服务均表示一致认可,该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 有效性 研究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空气报警的原因分析与报警的处理。方法:通过安装CRRT管路前的检查、各个连接口的紧密度把握、静脉壶液面关注、静脉壶外表的光洁度、血流是否充足等方法做好提前预判。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大大减少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空气报警频率和因空气报警导致强行被迫结束治疗。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空气报警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 PDCA循环管理提高急诊护士对监护仪报警参数个性化设置执行率 。方法:在2019年 10月 到2020年 3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 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 n=60)采取常规管理法,观察组( n=60)采取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方法的执行率以及患者的依从度。结果: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方法的执行率、依从度均要高于对比组( 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抢救室患者监护仪报警参数个性化设置执行率,提升监护仪报警有效性,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度。

  • 标签: PDCA 监护仪 报警参数 个性化设置 执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