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为适应产科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降低产妇切口及新生儿感染率,自2004年12月我院启用洁净产房共10间,其中10000级9问,房间内局部为100级,隔离产房1间(即负压产房),设有刷洗器械间,打包间.随着洁净产房的使用,对产房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洁净产房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医院及产房工作人员关心的问题.就洁净产房的管理及使用方法作以下探讨.

  • 标签: 产房/组织和管理
  • 简介: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创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洁净手术室的设备已成为各国医院现代化的标志。我院于2006年1月新建成洁净手术室,5月正式启用,现将洁净手术室的建立与管理报道如下。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建立 管理
  • 简介:目的加强洁净手术室手术人员管理的工作。方法采取设专职收发更衣、鞋柜钥匙人员,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手术室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规则,减少手术室人员进出手术间及流动,加强手术室人员培训及其无菌操作技术、外出的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减少了手术室内的感染和交叉感染,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结论要使洁净手术事发挥预期的效果,必须投入管理力量。加强手术人员管理,否则即使设施先进,也未必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组织和管理 人员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本文对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手术室人员流动性大、口罩配戴不规范、手术间电动门开启频繁方面进行分析,从洁净手术室布局、空气管理、手术器械管理、加强洗手管理提出了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环节控制对策。加强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控制,可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感染 管理控制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在1μm~15μm者占多数,少数可在50μm~300μm[1],是肉眼不可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这些看不见的微粒进入人体引起的反应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2003年,一项对1例曾进行40L液体输注的病人的研究发现。

  • 标签: 静脉用药 洁净级别 微粒污染 配液质量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口腔洁净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及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内收诊的56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且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口腔洁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护理后Spiegel评分及B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口腔洁净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加快愈合进程,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口腔洁净护理 颌面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风险 愈合进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口腔洁净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及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1月 --2019年 2月内收诊的 56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且按照 1: 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口腔洁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研究组护理后 Spiegel评分及 B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③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口腔洁净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加快愈合进程,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口腔洁净护理 颌面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风险 愈合进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开展的352台手术为研究对象,在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手术切皮时、手术40min及术毕)监测洁净手术室的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并收集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的室内活动人数、开门次数与术前系统自净时间等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法分析上述因素对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空气质量 细菌污染 logistic 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层流洁净手术室干预的管理措施立项,探析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基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为期限,基于其中2020年10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进行分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收录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前,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收录的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后,对比管理质量、管理效率以及手术室清洁质量等内容。结果:干预前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器械管理合格率等数据较之干预后同项数据,数据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与干预后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存在显著的组间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实施中,精细化护理措施的临床实施能够更好优化手术室状态,严格要求手术室医疗器械的医疗质量,更好的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层流洁净 手术室管理 应用经验 效果分析
  • 简介:总结条形码追溯系统在手供一体化洁净手术室器械中的应用体会。在手术室器械的分类、包装、灭菌、无菌包的发放及储存、临床使用、回收和清洗等5个环节,建立了条形码追溯系统,确保消毒灭菌包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工作质量。

  • 标签: 手术器械 清洁 灭菌 条形码追溯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术中人员流动量对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的影响,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同一间千级层流洁净手术室内手术的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术中人员流动情况分为流动组98例和与非流动组32例,采用静态采样法在开始手术前(开启空气过滤装置30min,但患者未进入手术室)、术中30,60,90,120min时、术毕时(开始缝合切口时)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后行细菌培养,观察及计算空气中细菌数,同时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流动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非流动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中不同人员流动量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后1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非流动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中15例切口感染患者均为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数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但切口感染率未增加,无相关性(P>0.05)。结论术中人员流动量可明显影响到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升高,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增高。

  • 标签: 层流洁净手术室 人员流动 细菌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引入精细化责任制护理管理后的效果与影响。方法:共纳入240例手术患者,以实施精细化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为节点,比较实施这一管理模式前后护理效果、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细化责任制护理管理对于提高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层流洁净手术室 精细化责任制护理 管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手术室空调滤尘网带菌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检测手术室紫外线消毒前后的空气菌落数和空调滤尘网表面菌落数;滤尘网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并于消毒后即时、1周、2周、3周、1月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紫外线消毒前后,手术室空气菌落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调滤尘网表面菌落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滤尘网消毒后即时其表面细菌数符合Ⅱ类环境的要求,消毒后2周内细菌数与消毒后即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消毒3周后细菌数与消毒后即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定期对空调滤尘网进行清洗与消毒,消毒液可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间隔时间以2周为宜。

  • 标签: 手术室 滤尘网 消毒
  • 简介:本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自2013年以来利用保健空调冰垫替代常规橡胶冰枕应用于临床发热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 标签: 临床医疗 应用 冰枕 橡胶 空调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