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系统、科学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的高素质助产人才开辟新途径。[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拟定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运用Delphi法通过轮专家函询和论证进行高职助产专业课程重组,确定构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结果]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100%;函询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0,熟悉系数为0.88,权威程度0.89;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5.39;构建了"结合+四模块"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结论]本课程体系改革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对进一步深化高职助产专业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教育 助产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两结合 四模块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NICU病房人工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从管理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及其他因素3个方面,采用鱼骨图分析引起人工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运用品管圈PDCA模式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结果:实施后下呼吸道感染者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目标进步率为48%。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NICU病房人工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NICU 人工气道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湿化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3年1月-2014年10月脱离呼吸机之后仍有气管插管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婉寨组辅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主动湿化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鼻湿化法。对比组患者人工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和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湿化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道湿化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人工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

  • 标签: 主动湿化法 脱离呼吸机 人工气道湿化
  • 简介:目的:探讨道高反应性与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组患儿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道高反应性,常规实施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有气道不良反应者较变应性鼻炎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儿道高反应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道高反应性与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全身不良反应有相关性。

  • 标签: 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气道反应性 不良反应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40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浴缸洗浴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比较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昏厥、跌倒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患者洗浴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降低危重症皮肤病患者离床洗浴过程疼痛、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皮肤病 浴缸洗浴法 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