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可因疾病发生各种并发症,压疮是众多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压疮又称压迫性溃疡,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及营养不良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坏死的结果^[1]。压疮分Ⅳ期,临床上以第Ⅱ期多见。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其效果均不甚理想。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本院对40例Ⅱ期压疮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经复湿敷,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压疮 恩经复 疗效
  • 简介:度为新上市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类生物制品,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的迁移,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也就是说“饿死了”肿瘤细胞,继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的目的。我科用度联合开普拓治疗消化道肿瘤3例,出现高血压反应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血管生成抑制剂 护理 肿瘤新生血管 肿瘤细胞 消化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克罗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49例克罗病患者,采用目的抽样,使用MNA(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价。其中男性89例,女60例,平均年龄35.1岁。结果:评定营养状况的四项指标中,BMI、CRP、白蛋白值与营养不良有关(P<0.05);病变累及范围与营养不良有关(P<0.05)结论:克罗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随发病时间延长,病变累及范围扩大而升高。

  • 标签: 克罗恩病 营养不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克罗病(CD)为常见肠道慢性病的一种,波及范围较广,各年龄段人群皆有可能患病。通过多年实践已经证实肠内营养(EN)在控制病情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包括营养肠黏膜细胞、加速肠黏膜愈合、保护肠道屏障、缓解炎症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但是EN治疗CD十分复杂,技术专业性极强,而国内关于营养支持方面的人才还比较匮乏,缺少专业的营养支持团队,不能够很好的落实EN尤其是家庭EN,限制了其价值发挥。对CD疾病的EN治疗及护理对策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十分重要,文中围绕此展开综述。

  • 标签: CD EN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支持护理在克罗患者治疗中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本院克罗患者100例为探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支持护理 克罗恩患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克罗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在早期的疾病治疗中,对于儿童疾病患者多采用成人疾病治疗方案进行药物选择,即给予程度较轻的美沙拉嗪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近年来,随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对于儿童患者,在治疗期间更应注重药物方案的选择与剂量的控制,一味参考成人治疗方案,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容易出现使用过度,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基此本,文将探讨克罗病肛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标签: 克罗恩病肛瘘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方法]为32例应用利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慎重选择及合理更换皮下注射部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恰当处理,加强健康指导工作,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精心护理,病人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Bath疾病活动指数、功能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利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加强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治疗效果。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恩利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克罗病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复杂,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护理难度较大,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形式评估克罗病患者接受护理时,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进行研究,录入150名克罗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中组内各设置75例对照对象;对照组内患者接受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个性化护理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完成后医务人员常规记录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完成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差异明显,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看,实验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 =9.155,P<0.05)。( =9.155,P<0.05),结论 克罗病患者在社区的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工作一直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难题,而为了使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理人员建议给予患者有效的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有效的护理支持,对于控制患者的血压以及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说有积极的效果。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护理方法 克罗恩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克罗病(节段性肠炎)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近2年(2018年10月-2020年11月)80例克罗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进行1:1比例分组,观察组(n=40)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克罗病活动指数(CDAI)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粪便钙卫蛋白(CP)、C反应蛋白(CRP) 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为克罗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预后。

  • 标签: 克罗恩病 优质护理服务 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管理在克罗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克罗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管理,另一组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和护理12周后的克罗病活动指数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克罗病活动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1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克罗病活动指数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系统化护理管理 克罗恩病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分析一例克罗病合并腹腔脓肿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护理。选择在研究时间段:2019年03月11日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例克罗病合并腹腔脓肿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克罗病合并腹腔脓肿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下,患者的营养液不耐受情况及炎症加重情况分析。由于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出现较多的营养液不耐受情况及炎症加重情况,就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来减少患者出现此类问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方式,来缓解患者出现营养液不耐受情况及炎症加重情况,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保障患者顺利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于克罗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效果。方法 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80例克罗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采用循证护理,分析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明显,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克罗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克罗恩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生存率,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观察组生存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浆置换 恩替卡韦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肛周克罗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6-2021.6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肛周克罗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取中医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周克罗病患者采用中医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肛周克罗恩病 中医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管理措施在克罗病全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且采用全肠内营养支持的克罗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系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AI评分低于对照组,IBDQ评分及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管理在克罗病全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中应用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系统化护理管理 克罗恩病 全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效果。 方法:抽取 2017 年 8 月到 2018 年 8 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 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70 例为研究对象 , 常规 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疗法进行治疗 ,试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 。对比 2 组患者不同治疗 临床效果的差异性,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可知,试 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4.29% ,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效果显著, 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明显减轻,因此 可在临床上进行 推广应用。

  • 标签: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治疗临床效果的差异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可知,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明显减轻,因此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效果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