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与全胃肠外营养(TPN)对ICU急性出血性胰腺炎(AHP)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214例AH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EN组和TPN组,各107例。比较两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后营养状况均有所改善(P〈0.05),EEN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均显著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营养支持后IgA、IgG、IM水平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肾脏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PN相比,EEN能有效改善AHP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2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20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加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可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胎儿发育、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胎儿畸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畸形率。

  • 标签: 胎儿发育 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循经刮痧对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缓解的情况。[方法]将60例急性会厌炎咽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刮痧组和循经刮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常规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天突、扶突等穴位进行常规刮痧;循经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循手太阴、手足阳明经取穴,并点刺手太阴井穴少商穴。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对3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h-48h进行咽喉部疼痛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循经刮痧组对咽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治疗后1h-48h),刮痧后1h-6h对咽痛具有缓解作用,且在治疗后2h疼痛缓解作用最强;循经刮痧组治疗后2h-48h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常规刮痧组(P〈0.05)。[结论]循经刮痧组治疗可迅速缓解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治疗作用持久。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疼痛 针刺放血疗法 刮痧 循经刮痧
  • 简介:总结5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积极对症处理,出血多者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出院后建立回访档案,特别是术后前6个月密切随访。55例患者消化道出血均发生于出院后,46例在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期间(即服药1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有25例患者行输血治疗;所有患者经短时间暂停抗血小板药物、补液、质子泵抑制剂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消化道出血 护理
  • 作者: 冉光银黄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访视式延续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护理方式一致,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接受电话回访,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家庭访视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测评结果均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改善效果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改善效果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访视式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患者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A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延期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出院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P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给予综合评估,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尽早开展手术,早期普外科手术可改善ABP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普外科手术 治疗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低下的血液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后局部出血的风险。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我科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389例患者,将3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的3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0^9/L〈血小板计数≤30×10^9/L的5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行PICC置管后72h内出血量的情况。结果两组置管后7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血液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上的情况下,行PICC置管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出血的风险。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液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的84例病人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实验室检测指标、心功能指标、心电图指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肌酶谱指标、心肌梗死指标、血清钾、镁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及心电图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及心肌梗死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分析3+3舒适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环境、生理、心理舒适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会舒适、康复训练舒适及灵性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3+3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舒适度感受,促成其高度的治疗依从性行为,推动康复进程。

  • 标签: 脑梗塞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止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纱布卷指压止血法在血液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纱布卷加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观察组采用纱布卷指压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纱布卷指压止血法可有效缩短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护动静脉内瘘,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纱布卷 指压止血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压迫止血
  • 简介:总结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膀胱植入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术前准备,密切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加强管路护理、疼痛护理及出血性膀胱炎护理。经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前置胎盘 膀胱植入 膀胱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关怀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4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采用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关怀,两组均于干预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白蛋白与总蛋白检测、降钙素原测定,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感染、腹泻、出血、凝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4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7.2%;并发症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的34.0%;血清清蛋白(61.34g/L±6.81g/L)与总蛋白(113.74g/L±8.56g/L)高于对照组(45.98g/L±5.91g/L,78.14g/L±9.14g/L),血清降钙素原值(2.67ng/mL±0.89ng/mL)低于对照组(5.87ng/mL±1.2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应用人性化关怀能降低病人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人性化关怀 重症监护室 降钙素原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痰液粘稠度对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痰液粘稠度Ⅰ、Ⅱ、Ⅲ度设为A、B、C3组各30例,均进行常规吸痰,收集吸痰前、吸痰后5、10、15min患者呼吸及循环指标。结果3组患者吸痰后各时间点的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与吸痰前一致,B组患者除气道峰压高于吸痰前,其余各指标与吸痰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C组吸痰后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频率、气道峰压、动态肺顺应性值与吸痰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气管插管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痰液黏稠度为Ⅱ度时,吸痰对患者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最小。

  • 标签: 心力衰竭 通气 机械 痰液粘稠度 吸痰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新模式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新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新模式能明显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哺乳期 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