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疗联合神经刺激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01月至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磁疗联合神经刺激的方法;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在24小时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排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ICI-Q-SF评分、Cullen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疗联合神经刺激的方法能显著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排尿状况,降低尿失禁的程度。

  • 标签: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 磁疗联合神经刺激 尿失禁
  • 简介:摘要:分析叙事教育用于危重症护理教学的应用。方法:选择从2022年1月-2022年6月危重症护理人员内选择60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培训,实验组接受叙事教育,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培训教学后,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存在较大明显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护理教学,护理人员进行叙事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同理心以及沟通能力,保证其具有较高的能力。

  • 标签:
  • 作者: 刘巧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4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南充 637000
  • 简介:危重症患者转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它涉及到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护理,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安全稳定。本文将介绍危重症患者转运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 标签: 急危重症;转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教学模式在危重症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在我院实习的80例危重症护理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形式的教学,干预组在传统的带教模式基础上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 干预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考察、完整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阅、实践能力评分均、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各指标(P

  • 标签: 综合教学模式 急危重症 实习护生
  • 简介:摘要:危重症患者抢救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急救护理流程作为急救工作的基础,对于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以及多学科合作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急救护理流程的基本原则,然后详细阐述了急救护理流程的关键步骤与技巧,以期为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急危重症 抢救 急救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危重症病人安全转运实施模式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危重症患者。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模式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模式化护理 急危重症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护理的风险防范和评估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入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风险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对照组综合满意28例(77.78%),观察组综合满意34例(94.44%),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患者的身心状态改善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疼痛感减低,舒适度提升,结果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事件:对照组不良事件10例(27.78%),观察组不良事件3例(8.33%),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的风险护理方式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 风险防范 评估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从本院急诊科于2023年1月——3月收诊的所有危重患者中选取100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个组别,每组有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流程,而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致残率、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各项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 高危重患者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从本院急诊科于2023年1月——3月收诊的所有危重患者中选取100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个组别,每组有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流程,而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致残率、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各项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 高危重患者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护理的体会。 方法 纳入研究病例数量104例,均于2020.12-2022.12就诊,均确诊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分组,以1:1比例分组,行随机信封抽签划分组别,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涵盖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情感维度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展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急危重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针对危重症孕产妇,若未能实施迅速的诊断和急救,会危及到孕产妇的生命健康。急诊服务水平为判断医疗质量的一项关键标准,护理服务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与低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是否积极展开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急救护理工作,对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以及胎儿的健康等方面均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以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护理原则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护理方式。

  • 标签: 急危重症 孕产妇 急救护理 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从本院急诊科于2023年1月——3月收诊的所有危重患者中选取100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个组别,每组有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流程,而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致残率、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各项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 高危重患者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倾斜式卧位在新生儿睡眠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医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86例,采取分段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实施倾斜式卧位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和睡眠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和睡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倾斜式卧位在新生儿护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睡眠质量,为其延长日均睡眠时间,有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 标签: 倾斜式卧位 新生儿 睡眠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120例心血管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提高心血管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 内科急重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危重症患者在院前抢救护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在抢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统计,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结果:主要护理风险因素,护理操作缺陷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制度执行力与业务能力的缺失;而非护理操作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急救护现场风险评估不足、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当以及管理制度的缺陷;高危人群的护理风险则以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衰和机械创伤为主。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院前抢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当加强护理人员在抢救护理过程的风险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

  • 标签: 急危重症 抢救护理 风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并将患者分成以护理风险管理为主的观察组和以常规护理为主的对照组。将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有效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急重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危重症急救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之间所收治的108例老年危重症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对照探究,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之后结合观察指标来探讨精细化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等观察指标数据表现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具有不错的应用价值,可以解决传统护理的短板问题,可以应用于老年危重症急救护理环节。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老年急危重症急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9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盲抽方式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展开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加强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各46例患者,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评价对比。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相对较低(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整体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 护理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危重症患者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全部参与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细节管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每组各包含25例患者,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不同、比较治疗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管理等 心理护理等 妇产科 急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衰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结合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2例)行重症监护护理结合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后PaCO2、HR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PaO2、RR水平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试验组3.13%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25.00%更低(P<0.05);试验组93.75%总满意率较之对照组71.87%更高(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危重症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