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少数民族驾驶员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个地州的486名少数民族公交车及出租车驾驶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前后对驾驶员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结果]培训后驾驶员理论(11.07分±5.14分)、技能成绩(74.54分±11.54分)均高于培训前理论(4.02分±4.38分)、技能成绩(17.86分±15.84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年龄、学历驾驶员培训后心肺复苏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驾驶员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和技能有强烈的培训需求,培训过程中应积极克服语言障碍,鼓励具备维汉双语技能的驾驶员协助进行翻译及解释,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少数民族 驾驶员 心肺复苏 知识 操作技能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地区老年痴呆症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研究组干预后MMSE、ADL评分为分别为(16.14±6.61)分、(36.84±6.4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地掌握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少数民族 老年痴呆症 护理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新疆南疆住村干部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住村干部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南疆887名住村干部,采取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健康素养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887名新疆南疆住村干部具备良好健康素养142名,占16.0%。新疆南疆住村干部3个维度具备良好健康素养所占人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健康技能、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健康问题中健康信息所占比例最高为59.5%,基本医疗所占比例最低为25.0%。民族、文化程度、是否从事与医疗相关工作、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情况是新疆南疆住村干部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新疆南疆住村干部的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水平较低、非从事与医疗相关工作及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积极性较低者健康素养水平,提高新疆南疆住村干部自身健康素养的同时,通过示范作用提升当地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 标签: 住村干部 健康素养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 标签: SEMINAR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临床见习 本科护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