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患儿可通过门诊治疗和家庭护理为主。我院自2012年3—6月儿科门诊共诊治手足口病患儿206例,并实施了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疗效。

  • 标签: 手足口病 家庭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对天疱疮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命质量。结果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对天疱疮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以巩固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天疱疮 家庭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家庭功能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住院化疗的22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父母为病例组,同期从湖南省5个地区便利选取205名健康儿童的父母作为对照组,应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家庭功能总体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影响患儿家庭功能的主要因素有是否为独生子女、确诊时间、婚姻状况。结论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家庭功能知识的学习,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庭存在的共性问题,注意分析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家长进行教育。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儿童 家庭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前对早产儿实施家长参与护理实践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早产儿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早产儿在出院前连续3d让家长在专人指导下参与患儿日常护理实践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出院早产儿的家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中出现的喂养问题、脐部问题、皮肤黏膜问题、体温管理问题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日常护理操作熟练合格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前由家长参与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减少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问题,提升早产儿的家庭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指导 家庭护理问题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语音提示器在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研制的护理语音提示器提醒糖尿病患者在家庭中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自我监测方面的护理事项。结果使用护理语音提示器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P〈0.01),使血糖控制较好(P〈0.01)。结论运用护理语音提示器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显著提高出院后在家庭自我管理中的遵医行为,并能有效巩固治疗效果。

  • 标签: 语音提示 2型糖尿病 家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耳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老年性耳聋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话随访、上门家访、社区讲座等形式的家庭护理干预指导。干预前后分别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老年人听力障碍调查表(HHIE-S)测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HHIE-S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性耳聋病人提高交流能力,增强生活信心,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性耳聋 家庭护理 生活质量 SF-36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108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是否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63例)和非抑郁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差别,并进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抑郁组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评分均低于非抑郁组患者(P〈0.01),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非抑郁组患者(P〈0.01)。抑郁与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均呈负相关(P〈0.05),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差是脑梗死后抑郁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脑梗死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