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残根残冠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 方法 :详细记录了 2008 年 3 月至 2009 年 12 月在我院我科治疗过的残根残冠老年人 100 例40 颗牙齿 ,经根管治疗和桩核冠修复情况 ,通过 2 年的跟踪随访 ,观察调研以及全部复查检验临床疗效 。 结果 :100 例老年人 140 颗患治疗修复体 :经全部复查后 ;显效 :90 颗修复体 ,占 64 .1 % 比率 ;有效 :90 颗修复体 ,占 21 .4 % 比率 ;无效 :15 颗修复体 ,占 11 % 比率 ;失败 :5 颗修复体 ,占 3 .5 % 利率 。 总有效率达到了 85 .7 % 。 以 P <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残根残冠 根管治疗 桩核冠
  • 简介:小儿感染性腹泻可导致患儿脱水,治疗过程中输液是护理操作的难点。为减轻患儿痛苦,常采用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及静脉补液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我院接受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及静脉补液治疗的患儿44例采用小儿专用肛肠管灌肠,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小儿感染性腹泻 保留灌肠 肠管 静脉补液治疗 联合抗生素 护理操作
  • 简介:[目的]观察痔疮术后病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注射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行中药坐浴、TDP灯照射伤口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6d后观察两组病人伤口疼痛、水肿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及水肿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痔术后病人可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保留灌肠 坐浴 疼痛 水肿 中药
  • 简介:盆腔炎尤其是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占成年女性的1%~2%。该病病程长,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影响了女性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必须重视盆腔炎的防治。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21例患者,对其给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红藤 灌肠 盆腔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生大黄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90.00%(36/40);且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大黄胰腺炎 治疗价值
  • 简介:[目的]对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探讨改进。[方法]对120例慢性结肠炎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注射器接尿管(代肛管)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物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注射式 结肠炎 保留灌肠
  • 简介:保留灌肠是儿科学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常用于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药液在用道内保留时间越长,则在局部吸收越多,发挥药效越大,治疗效果越好。本研究探讨了延长灌肠约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的新方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药液保留时间 保留灌肠 肛管插入深度 小儿 治疗效果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23.1-12中医妇科门诊接诊的80例盆腔炎病例进行随机分组,A组40例单纯予以雷火灸治疗,B组40例应用雷火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经期不调等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应用雷火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多种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雷火灸 中药保留灌肠 盆腔炎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目的对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喜疗妥)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Medline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2000年1月至2009年11月发表的有关喜疗妥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研究61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进行有效性比较的研究间无异质性,综合效应OR=5.54,95%CI[3.10,9.89],效应检验Z=5.79(P〈0.05);进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综合效应WMD=-23.92,95%CI[-56.31,8.48],效应检验Z=1.45(P=0.15〉0.05)。结论喜疗妥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疗效优于纳入研究的其他药物,在治愈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喜疗妥 化学性静脉炎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腹泻的护理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 月收治的 80例小儿慢性腹泻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 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仅服用思密达,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灌肠。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72.5%,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针对慢性腹泻的护理与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大幅度缩短,病痛减轻,同时治疗的安全性相对也比较高,其是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和应用的一种护理治疗模式。

  • 标签: 思密达 保留灌肠 慢性腹泻 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高热是ICU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减少和防止高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选择适当可行的降温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极为重要。我科2005年5月-2006年6月对31例高热患者应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降温,并与消炎痛栓塞肛降温法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ICU患者 高热患者 温中 消炎痛栓塞肛 降温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深度分析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提高不保留灌肠成效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34例患者行不保留灌肠作为回顾性分析,本次活动主题就是为了提高不保留灌肠成效性,同时参照品管圈活动的具体步骤进行和评估,对比活动前后患者保留灌肠时间,以及满意度和圈员的评价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加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不保留灌肠的成效性,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护士的自身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加强提高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系数,保证预防工作全面落实。

  • 标签: 品管圈 保留灌肠 成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相关性血栓形成后保留导管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5年时间接收的100例相关性血栓形成后保留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相关性血栓形成后保留导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恢复现状落实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体现以人为本原则,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提升,改善其生活质量,防范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因此这种护理干预模式具备推行的价值。

  • 标签: 相关性血栓 保留导管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及护患纠纷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7月院内收治的患者120例,经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护理质量管理,比较组间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院感发生及护患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提升院感控制,减少感染风险,降低护患纠纷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控制 护患纠纷 临床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盆腔炎治疗的综合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过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总有效率为9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明显效果且操作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芒硝外敷 中药保留灌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