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是乙型肝炎发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由于人们保健意识增强,所以前来门诊注射乙肝疫苗的患者较多。乙肝疫苗的注射全程需3针,即分别在第0,1,6个月各注射1针乙肝疫苗。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记不住注射日期而造成注射日期不准确,影响了接种效果。为保证乙肝疫苗接种日期的准确性,本科自行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表格,使患者能准确记住注射日期,保证了接种效果。现介绍如下。1表格设计,见表1。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疫苗注射 乙肝疫苗 小方 接种效果 乙型肝炎
  • 简介:注射给药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也最易引起病人发生不良反应。而目前多数医院使用的不锈铜治疗盘,急救药物无处存放,针对此问题,我科采用10mL注射器针筒末端固定护理盘急救药品,解决了以上问题,使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注射器 固定 护理盘 急救药品
  • 简介:现今呼吸广泛应用于医院的众多科室,作为高风险急救设备,其机型与数量繁多,所以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呼吸系统,如湿化罐、集水杯、管路、气源、过滤器等,在使用中容易受到污染,已成为很多医院较高感染率的重要因素[1]。

  • 标签: 呼吸机 呼吸机参数 模式 呼吸机报警 呼吸机消毒
  • 简介:[目的]探讨洗胃机内管道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口服药物中毒使用电动洗胃洗胃的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与观察1组采用清水选择不同消毒时间比较;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将清水改为饮用纯净水比较。消毒后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比较3组的消毒效果。[结果]对照组合格率66%,观察1组合格率84%,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平均菌落数13.08cfu±6.61cfu,观察2组平均菌落数9.34cfu±5.58cfu,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加消毒循环次数、延长洗胃消毒时间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饮用纯净水冲洗洗胃管道,可以达到彻底有效的消毒。

  • 标签: 洗胃机 管道 消毒方法
  • 简介:分析肿瘤专科医院注射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源,包括工作负荷过重、职业的高风险性、职业要求不断增高、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影响、人际关系的角色冲突、社会及家庭的压力,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 标签: 肿瘤 护理人员 压力源 压力应对
  • 简介:全身麻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手术,既安全,又有效,使病人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完成手术。但静脉麻醉诱导药物刺激性大,会使病人感觉疼痛,我科自2011年以来采用预防注射利多卡因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全身麻醉 药物注射 疼痛 麻醉前 缓解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时防止外渗的措施。方法对照组110例,用常规方法静脉注射。观察组120例,进行了护理改进,包括降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浓度,经外周静脉补钙时每次均新建静脉通路,已置PICC导管的早产儿使用中心静脉补钙,在补钙过程中护士要在床旁严密观察直到补钙结束。结果观察组仅1例出现局部皮肤肿胀,而对照组有8例出现局部皮肤肿胀。结论护理改进后能减少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所致的药液外渗。

  • 标签: 新生儿 葡萄糖酸钙 液体外渗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配制后不同时间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实用浓度在两种常用溶媒中稀释中药注射液,用微粒分析仪对其微粒进行测定,从而分别测定其在0h~4h的微粒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配制后1h~2h微粒数相对稳定。[结论]中药注射液与两种常用溶媒配伍后在1h~2h输入病人体内是最安全的。

  • 标签: 静脉输液 中药注射液 不溶性微粒
  • 简介: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56例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吸痰联合胃内喂养,观察组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观察两组3周内呼吸相关性肺炎及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6.67%);对照组胃潴留、反流和误吸发生例数高于观察组。结论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可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肺炎 预防 声门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