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婴儿骨密度值增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0~1岁婴儿304例,采用超声骨密度分析仪测定婴儿左胫骨中点处的超声传导速度(SOS),并随机分为干预组171例和对照组133例。干预组从第1次测试之日起,在喂养方式,被动操训练,日晒时间,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婴儿感染性疾病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3个月后回访观察婴儿SOS水平。结果两组婴儿第1次测试骨密度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婴儿钙营养,改善喂养方式,及时添加动物性食物量及种类,进行婴儿被动操训练,加强户外活动,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感染性疾病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婴儿骨密度值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骨密度 骨发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以2019.01-2020.12来院就医的骨质疏松老年患者96例为调查对象,以护理模式不同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骨密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8.0607、6.2578(P<0.05)。结论:以优质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既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背疼痛,还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骨密度 优质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随机抽取 55例婴幼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入我院接受检查,对婴幼儿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骨密度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调查表进行填写。 结果 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均属于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母婴孕期营养状况好,骨密度高,生长发育水平好,骨密度高,户外活动时间长,骨密度高,钙剂补充情况越好,则骨密度越高,数据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分析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有利于优化婴幼儿骨密度

  • 标签: 婴幼儿 超声 骨密度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25~39岁武汉地区青中年女性骨密度与职业劳动强度的关系,以预防青中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统一的骨质疏松症问卷调查袁,分别对1600例25~39岁到湖北省医学体格检查中心体检的青中年女性进行调查,并检测骨密度,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分4组比较BMD的不同。结果职业劳动强度不同,骨密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重体力组BMD最高,极轻体力组BMD最低。结论职业劳动强度越小,骨质疏松患病率越高,其原因与体重指辨(RMT)下隆.日晒时间减少.饮食不科学有关。

  • 标签: 青中年女性 骨密度 职业劳动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能X射线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80例病人为观察组,并选择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健康人80名为对照组。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了双能X线检测、数码X线摄影,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情况,骨质减少的检出率,腰椎和股骨颈骨的含量。并与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法进行比较。结果 用双能X线检测发现,实验组14例骨质疏松,16例骨质疏松,占17 0%,2 0 0%;对照组3例骨质疏松,2例骨质疏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能X线上检测到的腰椎、股骨颈和桡侧近1/3的骨矿比正常组低(P<0.05);双能X线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敏感性100.00%,特异度100.00%,数码 X 线摄影为76.25%,83.75%,87.50%, P<0.05。结论 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是一种高质量的骨质疏松检测手段,它能准确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双能X线 骨密度 检测 骨质疏松 诊断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108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是否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63例)和非抑郁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差别,并进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抑郁组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评分均低于非抑郁组患者(P〈0.01),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非抑郁组患者(P〈0.01)。抑郁与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均呈负相关(P〈0.05),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差是脑梗死后抑郁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脑梗死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心理韧性对脑卒中病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分析其具体作用路径。[方法]应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73例住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9.73±5.17)分,其中122例(70.5%)得分在中等及低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以及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坚韧、力量和乐观均进入以自我效能感为应变量的回归模型(P〈0.05),共可解释53.1%的方差变异量;进一步路径分析可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自我效能感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坚韧、力量和乐观对自我效能感具有直接影响。[结论]住院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较差,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以及心理韧性水平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自我效能感 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 心理韧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的60例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为其提供延续性居家护理指导,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在指导前、指导后1个月、5个月评价所有患者的病耻感、家庭亲密度,最后选择Spearman计算相关性,分析病耻感和家庭亲密度的关系。结果 指导前的歧视经历、疏远、病耻感抵抗、刻板认同、社会退缩、总分均高出指导后1个月、5个月(P<0.05)。指导前理想中家庭状况、家庭实际情况、总分均高出指导后1个月、5个月(P<0.05)。病耻感评分与家庭亲密度评分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存在密切关系,随着病耻感不断减低,其家庭亲密度明显改善。

  • 标签: 家庭亲密度 社区 留置导尿 病耻感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对175例冠心病患者作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内的各项致病因素调查。设计护理干预处方,对175例患者进行1年的康复指导,并测定干预前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后,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标签: 冠心病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放疗后 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肿瘤科 ( 2017年 06月 -2018年 06月)接收的早期宫颈癌患者( n=88)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类:对照组( n=44),观察组 (n=44),对比两组患者 放疗后 性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结果:观察组放疗后 一个月 、三个月、六个月 的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家庭亲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早期宫颈癌 放疗后 患者性生活质量,增进了家庭亲密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 早期宫颈癌 性生活质量 家庭亲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放疗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肿瘤科(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接收的早期宫颈癌患者(n=88)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类对照组(n=44),观察组(n=44),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后性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结果观察组放疗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的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家庭亲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早期宫颈癌放疗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增进了家庭亲密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 早期宫颈癌 性生活质量 家庭亲密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护理效率是护理单元中投入的护理人力、资源,所产出的护理活动及措施的数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评估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用比较直接的临床数据来评估成本,二是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测量效率。

  • 标签: 护理单元 DEA法 计量经济学模型 效率评估 临床数据 护理人力
  • 简介:摘要:医用耗材的供应种类、供货厂商繁多,而且医用耗材的持续性强、使用量大,这也造成了医用耗材的难以管理。但医用耗材管理虽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其对医疗质量影响巨大,故其改革迫在眉睫。采用SPD模式进行医用耗材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实施资源的高效管理,下面对SPD模式的应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 标签: SPD模式 医用耗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方法,夯实基础护理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合我院实际,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注重夯实基础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8%,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 标签: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
  • 简介:目的探讨能有效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法。方法建立基于护士分管病人、以护士个体l临床护理工作数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的护士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其中恒量指标(职称系数与级别系数)占20%-40%,主要反映护士个体的能级;变量指标(护理工作数量、质量及满意度)占60%~80%,主要反映护士个体的工作数量及质量。在各护理单元对护士的绩效分配考核中应用。结果该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能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以病人为中心,并向苦脏累岗位倾斜。结论基于护士分管别人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适应责任制整体护理需求,能有效提高护士整体护理能力,提高优质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理绩效考核 护理数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利用物联网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体征采集、医患多媒体交互、智能输液监控、护理电子白板、资产管理等功能,构建服务病患、护士、医生的整体病房智慧管理信息系统,改善医护服务效率,完善精细化闭环管理,辅助临床诊断治疗,提升病房软硬件环境,并帮助医院降低管理成本。

  • 标签: 智慧病房系统 物联网 医疗信息
  • 简介:摘要:睡眠是维持人类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失眠则成为了现代人面临的一个普遍健康问题。传统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其中心、肺、脾胃、肝、肾五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脏腑角度出发,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失眠问题并提供中医调理的参考。

  • 标签: 脏腑辨证 失眠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