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能够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诊断,是为大众生命健康提供保证的重要医疗物品。近些年来,药品市场经常发生制假、售假、用药不当等状况,严重时甚至引发医疗事故,不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医院的声誉以及药品管理水平。因此,医院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监督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强化药品监督管理,贯彻和落实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药品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不断规范药品市场。

  • 标签: 药品监督管理 常见问题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手术治疗是诊所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麻醉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其麻醉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然而,由于麻醉药品管理工作量繁重,而且行动中使用的麻醉药品数量和种类繁多,以前的麻醉药品管制模式已不再满足当前的手术室需求;因此,在本评论和分析中,将主要根据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对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的效用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 标签: 麻醉护士 麻精药品 管理改进 医疗安全
  • 简介:识别药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对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我院在急救药品管理上采用笔记本式记录,虽然要求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但因记录内容空泛,检查易流于形式,药品失效的现象常有发生。2006年8月以来我们对病房的急救药品管理方法进行改进,采用表格式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效期 急救药品 护理
  • 简介:摘要:药品属于一种有着特殊性质的商品,在制作、运输以及储存期间,往往因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其变质,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防止这部分问题发生,需相关人员根据药品特点做好储存及养护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文从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条件展开研究,借助有效方法,实现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

  • 标签: 药品储存 养护管理 条件
  • 简介:根部护理部高危药品细则制定普外科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培训,制定高危药品用药流程和管理制度。结果普外科的高危药品实现了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增强了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提高了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使用的防范意识,减少了病区高危药品使用安全隐患。

  • 标签: 高危药品 普外科 用药安全
  • 简介:我院各科室急救车内有急救药品33种200支,急救药品管理由护士每班检查、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每次检查均需要20min~30min,而且反复清点有导致药品字迹磨损,避光药品遇光变质等安全隐患。针对临床各病区急救药品实际使用次数极少,每年1次~3次,且由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急救药品采用4类11种不同的有效期表达方式,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药品损耗,2007年开始采用急救药品效期管理一览表和封条相结合、账物分离的管理方法,经过临床科室2年的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已推广到戚墅堰区乡镇卫生院应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急救药品 临床管理 护士工作效率 临床科室 乡镇卫生院 安全隐患
  • 简介:病区药品管理常常涉及到常备药品基数、急救药品、贵重药品管理。做好病区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能够在临床上安全使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将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药品管理 病区 常备药品 急救药品 贵重药品 安全使用
  • 简介:摘要:在特殊背景下,异地药品筹措与供应管理策略至关重要。筹措方面,通过多元化渠道筹措药品,强化供应链合作,以及合理储备药品,确保药品来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供应管理方面,优化物流配送以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成本,加强信息沟通以实时掌握药品库存和需求,以及强化质量控制来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这些策略共同构成了特殊背景下异地药品筹措与供应管理的全面框架,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特殊背景 异地药品筹措 供应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眼科门诊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策略。方法  对2021年6月~2023年6月门诊急救药品物品进行质量控制及持续追踪改进,通过对查出的质量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原因分析及总结眼科门诊急救药品物品的安全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对眼科门诊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可以达到国家安全生产的要求,达到抢救药品物品管理的质控要求,为眼科门诊提供有效的急救服务,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结论  对眼科门诊实施急救药品物品的安全管理对策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至关重要。相关的培训和监督机制对眼科门诊急救药品物品采取安全管理对策,可以提高急救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眼科门诊 急救药品物品 安全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加强麻醉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满足医疗需求的同时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阐述了麻醉科小药房、手术间及抢救车各类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及使用流程。结果与结论:规范化的药品管理及使用,可降低麻醉风险,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麻醉科 药品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药房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向患者以及各个科室提供相应的药品,如果药房的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会影响患者安全引起医患纠纷,对于医院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利影响。现阶段医院所接收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为了能够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必须要对药房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药品货位编码的运用能够对药房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减少调配处方以及批量发药过程中所出现的差错问题,提高处方调配速率和准确率,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药品货位码在药房管理中的运用,以期可以为药房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药品货位码 药房管理 运用
  • 简介: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病房储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病区药品安全专管员及科室药物专管小组,将病房存放的药品按批号及生产日期或药品失效日期装在透明分装袋中,并有序分类放置于药品储存柜,贴上注明药名、剂量、有效期∕取药时间标识的条码标签。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及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规范化管理药品管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规范化管理前的65.00%;规范化管理后护士检查药品平均时间为(5.03±5.00)min,低于规范化管理前的(89.31±5.28)min,管理前后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病房储备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且降低药品管理缺陷的发生率,进而减少药品使用的安全隐患。

  • 标签: 药品 安全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高危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制订高危药品管理系统追踪方案和建立金字塔式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模式。了解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运用追踪方法学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前后比较,χ2=5.379,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可降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药品的安全管理

  • 标签: 高危药品 追踪方法学 药物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CVA分类管理在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前半年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西药药品库实施管理,并设定对照组;下半年采用CVA分类管理,并设定观察组。随机从两组抽247种药物,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采购周期、采购总次数、采购总金额、库存平均值、库存周转率、断货率、安全库存周期、盘点工作量较对照组低(P<0.05);采购总品种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CVA分类管理在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库存管理 药品采购 周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份急救药品记录,按管理方法将分为两组,各组50例,比较各组管理的效果。结果:两组管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管理人员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度60.00%;观察组满意度100.00%。两组患者管理满意度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面管理应用在急救药品管理中可提升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救药品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策 研究 分析
  • 简介:目的:规范病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防范临床用药风险,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收集本科室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药品混放;基数不固定;放置不规范,未进行分区管理;标识不醒目;有过期现象;护士药物知识欠缺。进行一系列规范管理:成立科室药学部;规范存放科室药品,分区分类存放,严格按贮存条件存放,差异化存放,统一药品标签,严格有效期管理;强化护理人员药品知识;建立药品三级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全科护士参与,实施3个月后评价规范管理效果。结果实施病区药品规范管理后,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规范管理,可有效提高科室药品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防范患者用药安全隐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心内科 高危药品 规范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 2017年 3月到 2019年 3月作为本次 100例无典型特殊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在的时间段。把 2018年 3月以前的 50例患者设置为本次研究的常规组, 2018年 3月之后的 50例患者设置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急诊药品管理方法对 50例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 PDCA循环实行急诊药品管理对另外 50例患者进行治疗。经过统计和对比两组急诊药品出现误差情况的发生率和 100例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药品误差情况发生率为 2.00%,常规组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为 22.00%,实验组的误差情况发生率大大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 P< 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也同样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DCA循环用于急救药品管理的作用十分明显,它可以增加临床急救药品服务价值,改进护理质量,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急救药品管理 有效性
  • 简介:按照急救药品管理规定,急救药品完好率须达到100%,不得使用字迹模糊不清的药品。在院前急救药品管理中,置于急救箱松紧带内的药品因反复触碰摩擦,易使字迹模糊而造成药品的浪费。我科自2010年1月起,将透明胶制成保护膜用于急救药品管理,可有效保护药品字迹。

  • 标签: 药品管理 急救药品 明胶 应用 院前急救 有效保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 对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 进行研究 分析 。 方法: 将我院于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未采取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 期间接治 100 患者为对照组,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施行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 期间的 100 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对 病房的药品管理 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 患者对 病房的药品管理 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病房的药品管理 中采取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 ,其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避免药品报废和挤压,提高患者对 病房的药品管理 工作的满意度。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强药品数量 有效期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CRRT置换液配置质量。方法:采用分级管理的办法,规范高警示药品使用及请领补充,确保CRRT置换液浓度正确。结果:分层管理实施后,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分层管理实施前。结论:CRRT配置置管液时规范高警示药品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高警示药品 CRRT 置换液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