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气正压通气(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44例重症肺炎引起的ARDS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接受PEEP干预,实验组接受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与氧合指数等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的疗法干预,可改善重症肺炎引起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氧合指数。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医学融入安宁疗护服务对癌患者生命意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本院的56例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8例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另28例癌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方面,可以发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 P<0.05;结论:本项目拟采用叙事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病情体验及需求的研究,将其与安宁康复服务相结合,实现对患者“身”“心”“社”“灵”的全面关怀,使患者的身体痛苦降至最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也得以缓解,得到心灵的满足,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为叙事医学与安宁缓和医学的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叙事医学 安宁疗护 癌末患者
  • 简介:呼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是一种无创监测的方法,它不仅可以监测通气情况,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因其具有连续性和无创性的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急危重学科中常规的监测手段。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将PetCO2监测技术应用于心肺复苏中,取得了。非常有效的临床意义,现将PetCO2监测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二氧化碳/分析 心肺复苏术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呼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异常的原因,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本院ICU治疗的108例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PetCO2监测的数值、波形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记录到8种212次PetCO2异常波形和数值,异常发生率为13.40%。其中呼吸环路漏气占30.66%,气管导管位置不当占6.60%,气囊漏气占11.32%,分泌物阻塞占22.17%,通气过度占12.74%,通气不足占7.55%,肺灌注不足占5.66%,机械故障占3.30%。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持续的监测PetCO2数值和波形曲线变化,结合心电图进行分析,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气末二氧化碳 监测
  • 简介:摘要: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结合呼气正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 2018年 10月医院诊治的 9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48例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结合呼气正压进行治疗,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48例患者只采用呼气正压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结合呼气正压治疗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只采取呼气正压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生发生情况也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呼气末正压
  • 简介:摘要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结合呼气正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医院诊治的9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8例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结合呼气正压进行治疗,设为研究组,另外的48例患者只采用呼气正压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结合呼气正压治疗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只采取呼气正压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生发生情况也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呼气末正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位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是由高位静动脉内瘘患者组成(30例),对照组患者是由标准动静脉内瘘患者组成(30例)。比较两组血流量、Kt/v和成熟时间。结果两组内瘘成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量和Kt/v高度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对其应用适当的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位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净化 应用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探讨临床应用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对于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并整理近一年以来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肺康复护理的研究组以及常规性肺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对比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护理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应用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