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传统输液输液前排气法按教科书步骤[1]、改良排气法[2]、急诊静脉输液排气法[3]都必须对滴管进行挤压或倒置才能使药液平面达到茂菲氏滴管的1/3~1/2水平面,且挤压后的滴管内液面不易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大多只是在使用方法上进行改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输液,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多功能输液器 茂菲氏滴管 排气法 静脉输液 工作人员 教科书
  • 简介:[目的]探讨输液式灌肠在妇科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妇产科84例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使用输液式灌肠进行清洁灌肠,对照组使用搪瓷灌肠进行清洁灌肠,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效果好,堵管发生率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输液式灌肠简化了工作程序,避免了灌肠时的不适,从而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输液式灌肠器 清洁灌肠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冲管路和透析的方法对透析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120例患者先进行10次肝素盐水预冲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然后进行10次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监测每次透析后透析的凝血状况(透析凝血程度、透析残血量、透析血室容量下降率),同时测定每次透析后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结果2种预冲方法对透析凝血状况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盐水预冲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时使用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可以减少肝素用量,且不会增加凝血现象发生,可考虑在有出血倾向需慎用抗凝剂的患者中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方法 透析器 凝血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人工心脏起搏(起搏)植入患者的护理。方法将208例70岁及以上安置起搏的患者分为2组,将患1种基础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单种慢性疾病组(98例),将存在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组(110例)。结果单种慢性疾病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多种慢性疾病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6例,单种慢性疾病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多种慢性疾病组。术后3年内单种慢性疾病组死亡1例,多种慢性疾病组死亡12例,多种慢性疾病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种慢性疾病组。结论针对高龄起搏植入患者多种慢性疾病并存、风险性高的临床特点,加强相应护理,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生存率及护理质量。

  • 标签: 高龄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护理
  • 简介: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已成为一种诊断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DSA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因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压迫止血器 皮肤损伤
  • 简介:Brugada综合征是1992年南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命名口’。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致命性的多形性室速(PVT)、室颤,引起晕厥、猝死,且每次复苏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 标签: BRUGADA综合征 心脏复律除颤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冲洗在双腔气囊导尿管间断膀胱冲洗中的作用。方法在自制改良膀胱冲洗的基础上,将124例行间断膀胱冲洗的患者按奇偶数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进行间断膀胱冲洗,并在冲洗后对两组的冲洗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发生脱管和漏液例数及尿培养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冲洗液浪费量、操作时间及冲洗器材料费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膀胱冲洗在间断膀胱冲洗中具有良好的冲洗效果,符合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要求,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器具改革 膀胱冲洗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 简介:临床上持续吸氧的患者需要外出做检查时一般情况下使用氧气枕进行持续的供氧。在氧气枕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玻璃接头连接吸氧管和氧气枕导管,经常因为碰撞使玻璃接头破裂,导致吸氧不能正常进行或不慎划伤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存在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一次性20ml注射针头套改装做为导管接头。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注射器针头套 氧气枕导管接头
  • 简介:目的探讨压力传感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压力传感监测CVP,观察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压力传感能正确监测所有患者的CVP,没有发生静脉穿刺置管堵塞、渗漏和滑脱;护士通过连续动态观察CVP波形和数值,结合患者心率、血压值来调节补液量、滴速及判断心功能,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结论应用压力传感可以正确监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的CVP,并能动态连续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数据;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压力传感器 中心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