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护理协同流程 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04-2020.06入院接受抢救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 258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抢救护理方法随机分配为,各 12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抢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协同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抢救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 99.22%,显著高于对照组 87.59%,( P<0.05) ;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有效抢救护理来说,急诊护理协同流程的质量更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胸痛 抢救护理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产后忧郁症是一种良性产后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呈上升趁势,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达 12%-30%。目前,国内外尚无具体的实验室指标和统一的诊断标准。其中大部分是根据不同症状的自评量表和相应的评价结果确定的。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孕妇 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临床和实验上,有不同的方法来预防产后抑郁症。本文仅就心理护理在预防产后抑郁症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护理,产后抑郁,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予以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为研究时段,抽取72例帕金森病患者参与研究,依照护理措施不同分组,各36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检验研究中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35/36)比较,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78%(28/36)较低,两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予以协同护理模式,使患者的各项护理、管理能力提升,并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

  • 标签: 帕金森病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协同护理这种护理方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的 20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并且将这些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 10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并且实施自己设置的调查问卷来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SAS, SDS来进行评价测量。护理方法改成协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改变了护理方法之后治疗仪从性的评分依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应用中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还能够极大的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其他的不良情绪。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 (CCM)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的影响。 方法 :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 34 例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实施 CCM 。干预 3 周后,比较伤口疗效、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结果 : 本组愈合 5 例 (14.7%) ,显效 21 例 (61.8%) ,有效 8 例 (23.5%); 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应用 CCM 治疗风湿免疫性皮肤溃疡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降低医疗人力成本,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皮肤溃疡 风湿免疫性疾病 协同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协同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症( A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 60例我院于 2018年 3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AD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例数均为 3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行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的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 ADL评分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P> 0.05),而实验组的得分相较于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 A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中应用协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期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协同护理 阿尔茨海默症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收集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9月在我院胰腺外科就诊、行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手术的患者 6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自护能力、患者负性情绪。结果 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6.3%( 2/32)低于对照组 18.8%( 6/32)( 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自护能力的各维度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得分比对照组高( 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得分比对照组低( P<0.05)。 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了解艾灸的作用机理对其应用疗效尤为重要。本文对艾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 1.艾灸制作原料艾叶的功效 2.艾叶的有效成分 3.艾灸烟雾的有效成分 4.艾灸的温热效应 5.艾灸和中医腧穴和经络理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连续性协同护理在改善稳定期 COPD 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98 例稳定期 COPD 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9 ),在患者肺康复训练期间,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进行连续性协同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6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连续性协同护理在稳定期 COPD 患者肺康复训练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连续性协同护理 COPD 稳定器 肺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常用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6例静脉治疗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患者按照出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68%。结论:细节护理是静脉治疗常用护理方法之一,在提升静脉治疗效果方面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方法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协同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儿化疗后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1月时间内于进行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儿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患儿。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采用协同心理护理方案,以此比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协同心理护理 恶性淋巴瘤 化疗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在结肠造口术后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等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2 月之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 中抽取 180 例来 作为本次 研究对象 ,再 将这 18 0例 患者均 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两组 ,每组 各 90 例患者 。首先对常规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先实施结肠造口术,然后对常规组 患者使用 常规护理。另外一试验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 最后分析对比这两 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等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在分别经过护理后, 在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QLS-CHB )、自我护理能力( ESCA )等方面, 试验组 患者则 要比常规组患者更加好 ,差异 明显 (P< 0.05) , 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要让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的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再加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效果较为好 ,是一种更好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炎患者护理阶段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情况。方法 : 随机选择 2018年 1月份至 2019年 1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患者 98例人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49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了心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 通过心理干预实施后,实验组护理指标得到提升,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存在比较性,

  • 标签: 肝炎患者 心理干预 护理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产科优质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和分析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措施。方法:研究时间选择为 2018年 12月 -2019年 10月,研究对象为 120例入我院的接受自然分娩产妇,分组方式为:对等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 60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中施加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中施加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评价指标选择第二产程时间、产后 2h出血量及下床活动周期( d)三个指标数据,对比研究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后,产妇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分析中,观察组好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方法对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自然分娩中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产科优质护理 自然分娩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恢复、清洗、消毒和分发。因为有些器械和物品需要直接接触患者,一旦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不符合标准,就会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形成医院感染。随着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无效无菌物品引起的感染数量逐渐减少,但部分科室重复使用消毒灭菌设备,院内感染风险仍未消除。因此,如何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点。本文首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提出加大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的建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消毒方法,预防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医院感染加强控制,进一步对护理工作进行强化,提升管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9年 1月 ~12月间收治的 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 n=40)以及对照组( 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 SS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t=0.479, P=0.632);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 SSA评分明显下降,但研究组 SSA评分更低( t=3.251, P=0.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延伸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其吞咽功能。

  • 标签: 延伸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9月进行治疗的哮喘患儿 90例作为观察对象组员,利用随机分配法为患儿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两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 45例)、对照组( 45例),利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利用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哮喘每月发作次数判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哮喘每月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有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儿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 哮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法抽取2019年4月-8月期间的80例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护理。在分组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护理工作结束后,科室内医护人员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及护理满意度程度。结果:与对照此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该护理方法应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