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16例26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人工晶状植入术的配合与护理,包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详细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认为细致周密的护理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的有力保障。

  • 标签: 高度近视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内植入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来达到矫正屈光的技术.已广泛用于白内障手术的屈光矫正,也用于近视、远视的屈光矫正。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来矫正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不仅手术操作简便,而且术后屈光状态具有可预测性、可逆性及可控制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

  • 标签: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护理配合 眼科 临床资料 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有晶状眼后房型人工晶状植入术(ICL)治疗高度近视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86例(172眼)有晶状眼后房型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明显提高,个别患者术后出现眼压高,所有患者无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 加强ICL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近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水合氯醛在患儿人工晶状测量检查中的护理措施。方法给104例准备行人工晶状测量的不合作息儿,口服水合氯醛,并观察其制动情况。结果104例不合作的患儿给予口服水合氯醛后均入睡,制动有效率100%。结论正确应用水合氯醛是患儿人工晶状测量检查顺利完成的保证;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对检查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测量 先天性白内障 水合氯醛 护理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本身并不是眼科手术的禁忌症,但是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手术的创伤、手术麻醉都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生不确定的变化,从而加大了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期,并获得良好手术效果,是眼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选取我科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进行手术的706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并对其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白内障患者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糖尿病 抵抗力低下 眼科手术
  • 简介:回顾性总结26例髋部骨肿瘤患者行特制人工髋关节假置换术的护理。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康复护理、放疗、化疗的护理、术后体位及预防假脱位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结果患者术后4~6周能扶拐行走,生存〉6个月;保肢患者肢体功能优良率为76.9%。提示,髋部肿瘤患者行特制人工置换术配合精心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髋部肿瘤 假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助行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早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8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腋式拐杖的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框架式助行器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半年内跌倒率、假松动率、股骨柄假下沉位移和生活质量评分、髋关节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

  • 标签: 不同助 假体早期 全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医护一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入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干预模式,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康复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医护一体干预模式 切口愈合情况 术后感染率
  • 简介: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置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通道,是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临床手段.人工气道护理主要的目的为保持呼吸道湿化、通畅,促进痰液引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道常规护理包括:协助和鼓励患者进行痰液引流;如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保证每日入水量在1500ml以上,可防止分泌物干结;保持环境整洁,维持适宜的室温(18℃~20℃)与湿度(50%~60%),以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还应结合人工气道的特点做好以下的护理.1呼吸道的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多,易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肺部继发感染等,必须加强呼吸道的湿化,可采用的方法为:1.1蒸气加温湿化,即将水加热后产生蒸气混入吸入气中,达到加温和加湿作用.一般使吸入气(气道口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5℃~37℃,不超过40℃,湿化器内水温常常保持在50℃左右.湿化温度高、面积大、气流量小则湿化效果好.呼吸机湿化器中的液体只能用无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因为水蒸发后溶质将在罐内形成沉淀,影响湿化效果.1.2气管内直接滴注,即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直接向气管内滴(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有间断注入或持续滴注两种方法.(1)间断注入,一般每隔20min~60min1次或在吸痰前注入,每次为3ml~5ml.(2)持续滴注,将安装好的输液装置挂在床旁,用头皮针直接穿刺进入气管导管或将输液器直接连接在气切套管,其滴速为4滴/min~6滴/min.湿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痰液粘稿度调整,一般在(200~400)ml/日,以使患者分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

  • 标签: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康一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组随机化方法,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康一化护理。比较两组痰液黏稠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等。结果:护理7d,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临床肺部感染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康一化护理能够减轻重症颅脑损伤留置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黏稠程度,减少堵管窒息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和提高救治成功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医护康一体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人工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康一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诊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并需要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医护康一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痰液黏稠程度、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气管切开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意识状态评分(GC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低于观察组,观察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管切开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康一化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减少气管切开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痰液黏稠程度与临床肺部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 标签: 医护康一体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人工气道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气道管理小组在ICU人工气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0例ICU人工气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工气道管理小组。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工气道管理小组措施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更高,参与的积极性更强,出现各种并发症几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 ICU 人工气道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和人工气道管理小组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人工气道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RAND函数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人工气道管理小组提供的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期间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 研究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人工气道管理小组是基于以科研结果为导向的实证护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优势,对构建ICU人工气道护理的安全体系有促进价值,可强化护理人员管理意识,使

  • 标签: []人工气道 ICU 护理 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理一化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舒适度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奇偶编号(1-80)后随机取数划定分组,行对照试验者编入对照组,效果观察者编入观察组,两者相较,前者行常规手术护理,后者行麻醉护理一化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术后拔管和唤醒时间、术后舒适度和疼痛评分。结果:已施护阶段对两组患者术后拔管和唤醒时间相比,P值小于0.05;已施护阶段对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疼痛评分相比,P值小于0.05。结论:麻醉护理一化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可缩短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拔管和唤醒时间,提高其舒适度,减轻疼痛,值得应用。

  • 标签: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 舒适护理干预 人工膝关节置换 舒适度 疼痛评分
  • 简介:对21例人工血管外露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创面换药、内瘘的观察与护理、负压封闭引流及冲洗、修复创面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全部病人创面恢复良好,14例病人人工血管内瘘得以成功保留。

  • 标签: 人工血管内瘘 人工血管外露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放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不仅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支气管黏膜 支气管上皮细胞 呼吸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