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123”健康教育模式对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1本疾病健康教育交流手册、2次多媒体视频信息支持、3次面对面情感沟通的健康教育,于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d分别采用疾病不确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应用“123”健康教育模式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23”健康教育模式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操作性强,具备浓厚的趣味性、针对性、个性化等特点,可使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降低.

  • 标签: “123”健康教育模式 疾病不确定感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近10年我国护生主观幸福研究现状。方法以中文关键词“主观幸福、幸福、幸福、护理、护生、实习护士、学生”,检索2003-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3个数据库,纳入护理学生主观幸福的研究性论著,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研究对象以本科护生为主,内容侧重于主观幸福水平的测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我国护理学生主观幸福尚可,高于我国常模,且和学历、年级、性别、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经济水平和专业承诺、自我效能及人格特征等因素相关;主观幸福测量工具以认知模式和情感模式为主。结论我国护生主观幸福研究的兴起较晚,但发展较为平稳;护生主观幸福水平总体良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观幸福内涵已基本达成一致;测量工具多为成熟的普适性问卷,但对临床实习护生主观幸福的关注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护理 护生 内容分析
  • 简介:目的针对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及衔接不当的问题,探索适应中高职衔接年贯通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方法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黑龙江省8所中职及高职院校中的30名教师进行3轮专家函询。结果最终确定4大课程群,共42个科目2550学时。文化课课程群9个科目(必修考查课3个、必修考试课5个、选修课1个),共522学时;公共基础课程群5个科目(必修考查课2个、必修考试课2个、选修课1个),共532学时;专业基础课程群9个科目(必修考查课3个、必修考试课6个),共548学时;护理专业课课程群19个科目(必修考查课6个、必修考试课6个、选修课7个),共948学时。结论最终形成的42个科目的教学进度计划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年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教育 护理 职业教育 课程 德尔菲技术
  • 简介: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之际,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14年11月6日在美丽的广西南宁成功召开,中华护理学会的常务理事、瑼事,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的领导,各地级市护理学会的领导共170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中华护理学会 常务理事 理事会 会议 南宁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