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而医学新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诸多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各种化学治疗(化疗)药物、化疗方法逐渐更新,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就目前现有的医疗工作模式而言已越发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探索肿瘤患者治疗的新模式,我科自1998年1月起设立日间化疗中心(筹),共为5630例(次)的肿瘤患者进行日间化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化学治疗 肿瘤 医疗费用 日间化疗中心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牙周病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口腔牙周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段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共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人数各有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依从性以及口腔疼痛程度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牙周病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及配合度,促进疾病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

  • 标签: 口腔牙周病 心理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总结利比里亚中国ETU医务人员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综合防护措施。建立感染防控组,设立区域标识目视化,限制医务人员活动路线,制定详细的个人防护装备穿脱流程,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物体表面消毒等防护措施落实,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154名医务人员共进入隔离病房6000余人次,无一人感染,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 标签: 病毒 埃博拉 防护 利比里亚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恶性胸腔积液联合胸腔内注射顺铂(cisplation,又称DDP)和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0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导管组(56例)患者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积液引流完毕后胸腔内注射IL-2和DDP;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抽液,胸腔内注射方法和剂量同导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有效率71.4%(40/56),对照组有效率47.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患者发生胸部不适和发热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操作简单、安全,可控性好,不良反应较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MOAS、SD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对患者存在的狂躁、抑郁有明显改善,也可提升护理体验,值得肯定。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总结了7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护理后,仅1例患者放弃治疗拔管出院,其他75例均达到消除胸水、缓解压迫症状的目的。认为加强导管的护理,积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胸腔积液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2020年07月~2021年12月,选择我院急诊科接诊的50例胸痛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对照组25例,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研究组25例,予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对两组时间节点、并发症、医护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各时间节点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人工肝治疗病人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应用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 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人工肝治疗病人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研究组45例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同护理方式下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

  • 标签: 预防护理 常规护理 感染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治疗重症低钾血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近一年(2021年07月至2022年0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低钾血症病例,进行系统抽样随机均分两组,其中实验组行精细护理,而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实验护理结果仔细观察并记录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1例,占比为2.44%)少于参照组(4例,占比为9.76%),病患对于护理的综合满意度(97.56%)则高于参照组(87.80%)。结论:对于重症低钾血症病患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治疗并行精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病患的并发症发生,且满意度也更高。此法甚为有效,可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重症低钾血症 精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均实施介入治疗,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 HAMA评分与 HAMD评分,前者均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均实施介入治疗,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 HAMA评分与 HAMD评分,前者均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参选人数为80例,按照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加强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心率、QTC间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率、QTC间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率、QTC间期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加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采取静脉治疗小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采取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常规护理联合静脉治疗小组模式。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P<0.05);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护理中采取静脉治疗小组模式,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小组模式 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模式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接受治疗的3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中随机选取180例患儿给予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护理,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门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及常规护理的1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病程、体征、症状、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呼吸频率及潮气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咳嗽缓解、喘息缓解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喘息性疾病的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以家庭为中心 雾化吸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将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为目的,分析此方案护理效果以及影响价值体现。方法 研究时间选取自我院 2019年9月-2021年 3月期间,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孤独症患儿80例,征得其家属同意后,将其以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参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均显优且此组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显佳,患儿家属对其护理满意度高达100%,较另一组各数据评分,引用统计学予以分析,差异性较大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基本常规护理效果较理想,以家庭护理为核心,并在其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反应能力、感知能力等全方面入手,有效促进患儿康复进程,以达到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的目的,提倡推广,值得采纳。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孤独症 护理效果 影响价值体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应激对策运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实验对象65例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入院后以红蓝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32)、实验组(n=33)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应激对策,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运用心理应激对策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心理应激对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的优质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后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恶性胸腔积液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