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在血液透析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季度为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各项生化血标本的采集和血液透析专科质量指标评估是血液透析护理的项重要内容。以往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的生化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和工具都存在些缺点,以致会对血细胞造成破坏、标本易污染等而影响实验结果,护士容易发生针刺伤使护理质量下降。

  • 标签: 血液透析 一次性转接型采血针 血标本
  • 简介:心电电极片是医院为了检测心电方面专用的医疗用具,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常用的心电电极片直接将心电电极片粘贴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使用者皮肤不适、出现过敏现象、严重者甚至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且揭除心电电极贴片时使用者会有疼痛现象。为此,笔者对心电电极片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电极片 过敏现象 铜扣 导电胶 临床应用 打孔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胃置入法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改良胃置入法。选取我科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置入法。比较两组成功率、置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置时间、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家属对置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时间短于对照组,置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绀、恶心呕吐、流泪、烦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后鼻黏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家属对置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胃置入法能提高成功率,减少置管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且置时间短,置后并发症少,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 标签: 胃管插入法 脑外伤 昏迷
  • 简介: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护理人员都应对其进行妥善的固定,以减少导尿因活动或牵拉引起尿道损伤。其固定方法很多。通常采用医用胶布、3M纸胶布、3M弹力胶布等用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或二固定。该方法缺点是易脱落,且皮肤上留下胶布痕迹不易拭去,影响美观,同时又因反复固定导尿增加护理工作量及耗材。本科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重,且较多为长期留置导尿。经过改良,现采用如下方法固定,有效避免了以上弊端。经久耐用、美观、经济并能妥善固定导尿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固定方法 临床护理实践 医用胶布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工作量
  • 简介:[目的]探讨因分析法在重症监护室(ICU)非计划拔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6例非计划拔管事件进行讨论分析,运用因分析法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法,落实导管脱落高危风险预防措施的执行力,建立管道固定制度,规范固定方法,改进约束方式,加强医护合作及宣教,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等。[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2例非计划拔管事件,无麻醉恢复期约束带固定失效导致的非计划发生。[结论]运用因分析法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ICU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根因分析 质量管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非计划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内科置的268例PICC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68例PICC置患者中出现非计划22例,占8.21%。非计划的发生与年龄、肘窝下置、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PICC非计划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管理对策,减少患者非计划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内科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胃固定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3例留置胃的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固定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棉线绳改良法三点侧固定胃,比较两组患者胃意外脱率、局部皮肤受损率及平均日护理工时情况。结果采用棉线绳改良法固定胃后,观察组患者胃率、局部皮肤受损率、平均日护理工时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棉线绳改良法三点侧固定胃,可有效降低胃发生率、粘胶布局部皮肤受损率、减少平均日护理工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置安全。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胃管固定 脱管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尿道口对脊髓损伤反射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脊髓损伤反射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观察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比较2组患者菌尿、尿路感染、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留置尿后第3天、第7-10天和第14天的菌尿发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和清洗时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分别为4.35%和8.70%,低于对照组的17.39%和47.83%。结论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并未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但可降低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道口 消毒 护理
  • 简介:综述了不同气管切开患者的堵装置,主要包括:注射器、无菌采血管的帽套、瓶塞法、肝素帽、引流袋、贴膜、输液器。认为将统且专业的堵装置应用于临床,能增强堵装置的安全,以便提高气管套管堵的成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装置 护理
  • 简介:回顾分析57例痔瘘术后患者首次如厕突发晕厥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痔瘘术后患者首次如厕突发晕厥的主要原因是体位改变过快、禁食时间过长引起低血糖、排尿困难、疼痛等。护理对策为优化痔瘘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完善痔瘘手术宣教内容,旦发生晕厥立即给予有效护理措施。

  • 标签: 痔瘘手术 一过性晕厥 原因 护理
  • 简介:留置胃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用于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预防全麻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术后应用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但老年患者行胃手术,胃肠功能恢复较慢,留置胃时间较长,胃固定绳本身较细,胃绳从患者两侧面颊绕过两耳上固定于枕后,虽然固定牢固。

  • 标签: 输液器 留置胃管 成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多媒体技术PICC置前宣教法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12月开始基于多媒体技术的PICC置前宣教准备工作,将多媒体宣教前(2014年1~10月)符合PICC置适应证的1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多媒体宣教后(2015年1~10月)符合PICC置适应证的1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PICC知识知晓度评分、施行置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心理问题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用于相关宣教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符合PICC置适应证的住院患者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PICC置前宣教法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PICC知识知晓度、施行置依从率,降低该类患者负性心理问题的发生可能,节省护理人员的宣教时间。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PICC置管 健康教育
  • 简介:由于危重患者的动脉血压监测、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时血气分析检查的时时监测等等。动脉置越来越重要。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置针其径大,针芯粗。而危重患者的动脉搏动弱。无法穿刺成功。反复的穿刺不仅会破坏血管,加重患者的疼痛,还会增加感染的机率。穿刺成功时,因其径大,回血速度快,往往造成血液污染和逆行感染。而留置针代替动脉置针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针 动脉置管针
  • 简介:目的:探讨留置鼻胃脑瘫患儿发生鼻部压疮的原因,并提出针对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福利院收治的留置鼻胃的68例脑瘫患儿发生鼻部压疮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2例(17.6%)患儿发生鼻部压疮,其中Ⅰ期压疮10例(14.7%),Ⅱ期压疮2例(2.9%);发生鼻部压疮的主要原因包括胃固定方法不当(66.7%),局部长期潮湿(16.7%),护理人员关注不足(8.3%);胃选择不当(8.3%)。结论留置鼻胃脑瘫患儿鼻部压疮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胃固定方法不当、局部长期潮湿、护理人员关注不足、胃选择不当,应根据患儿鼻部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脑瘫患儿 鼻部压疮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患者鼻胃方法,以提高留置鼻胃成功率。方法将80例ICU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观察组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并旋转胃90~180°的方法置。比较2组患者置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置管用时和置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后呛咳、误入气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6.157,P=0.000),置管用时少于对照组(t=20.145,P=0.000),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结论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并旋转胃90~180°的置方法,能够提高留置鼻胃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插管法 胃管 昏迷
  • 简介: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使用组合吸痰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棉球擦洗法;试验组使用组合吸痰达到口腔冲洗与擦拭结合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153腔溃疡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组合吸痰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提高了口腔的清洁度,有效地降低了VAP的发生。

  • 标签: 组合吸痰管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引导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到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科收治的实施PICC置早产儿75例,按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位法。观察组采用心电引导定位法。比较两组穿刺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穿刺到位率分别为92.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引导技术辅助早产儿PICC置管到位率高,可有效监测PICC导管深度的变化,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引导
  • 简介: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部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即多次使用同作品的行为。对科技期刊来说,篇投稿的录用需要经过初审、外审、定稿等多个流程,同时需要编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如果作者同时向多个刊物投稿,

  • 标签: 重复性劳动 科技期刊 资源浪费
  • 简介: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部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即多次使用同作品的行为。对科技期刊来说,篇投稿的录用需要经过初审、外审、定稿等多个流程,同时需要编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如果作者同时向多个刊物投稿,必将导致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和编辑资源浪费,将严重伤害科技期刊和广大作者的利益.

  • 标签: 一稿多投 科技期刊 资源浪费 作者 重复性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