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病灶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器官,但以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临床典型表现为癫痫、面部血管纤维瘤及智力障碍,称为“三联征”。具有典型表现者诊断不难,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则要依靠影像学显示。我们报告近年来确诊的10例患者,就其CT表现及价值作一探讨。

  • 标签: 结节性硬化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均行颈部高频超声检查。计算高频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血流形态分型及颈部分布情况,记录转移性淋巴结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56例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共1496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共949枚。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转移性淋巴结1329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116枚,准确率为91.21%(2230/2445)。转移性淋巴结中,门部高回声消失者占比86.90%,显著高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14.01%(P<0.05);转移性淋巴结中,14.71%可见囊性变,35.90%出现点状高回声,42.78%为周边型血流,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未见以上征象。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形态分型以Ⅲ型、Ⅳ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以Ⅰ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分布无明显规律,转移性淋巴结以Ⅱ、Ⅲ及Ⅳ区较常见。1496枚转移性淋巴结中,26.87%为高阻力型,17.45%为中等阻力型,55.68%为低阻力型。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好发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囊性变、点状高回声、周边型血流及门部高回声消失等征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淋巴结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形态分型等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淋巴结性质的鉴别,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甲状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转移性淋巴结 反应增生性淋巴结